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虽多,如针灸、理疗、封闭等,均能缓解其临床症状,但大多易反复,作者采用以小针刀为主综合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ASAⅢ—Ⅳ级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均分为硬膜外组(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根据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以及心功能情况,酌情输红细胞悬液。观察各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同时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或P〈0.01)。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EA组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于CSEA组(P〈0.05)。EA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CSE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组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比EA组更好。  相似文献   
3.
下肢骨折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疼痛的因素包括手术切口以及患肢的肿胀、肌筋膜的紧张、骨间的摩擦、骨膜的刺激等,手术后给予加压包扎也是增加疼痛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患者术后疼痛比较剧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目前临床多采用0.2%罗哌卡因+0.005 %吗啡配伍进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但由于使用吗啡,多有一定程度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本文观察不同浓度单纯罗哌卡因应用于患者的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同罗哌卡因和吗啡配伍组相比较,以此来探讨单纯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最佳浓度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0.3%的罗哌卡因行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神经刺激仪定位,A组采用0.4%罗哌卡因,股神经用30 ml局麻药,坐骨神经用20 ml局麻药;B组采用0.3%罗哌卡因,股神经用40 ml局麻药,坐骨神经用27 ml局麻药.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低浓度、高容量组麻醉起效更快,效果更好.结论 低浓度、高容量的局麻药行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对下肢膝关节以远的手术是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的高龄患者行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选择高龄下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患者入室后先给予咪达唑仑0.4~1 mg及芬太尼10~20 &μg,再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患者直接行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快、血压高者分次给予静注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手术时间、术中异常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以及艾司洛尔、硝酸甘油使用量.结果 A组术中发生高血压以及心率过快事件的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5);硝酸甘油以及艾司洛尔的人均用量亦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患有心动过速及高血压的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术前给予小剂量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可减少术中心血管异常事件的发生和艾司洛尔、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并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年龄65~86岁的足踝部急诊手术患者60例,分为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5和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黄碱应用情况,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麻醉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E组和S组患者麻醉后15 min和30min的SBP和DBP较N组显著降低(P<0.05),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急诊足踝部手术安全可靠,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并与氯胺酮静脉麻醉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七氟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和对照组(氯胺酮)。观察手术中手术切皮时至手术结束时的脉膊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MRR),以及麻醉诱导所需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稳定性总体上优于对照组,但术中RR和SPO2,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确切,可作为小儿上肢骨折适宜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在心肌缺血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因胫腓骨、跟骨、踝关节骨折需实施手术治疗的心肌缺血患者46例,给予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观察并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下肢神经阻滞成功率、术中血压和心率异常次数等指标.结果 46例患者中,无下肢神经阻滞失败发生,手术时间(78±27) min,术中平均每例血压异常次数和心率异常次数分别为0.47次和0.22次,均在较平稳的麻醉状态下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手术期间仅有1例患者心电图V1导联ST段上升1.2 mm.结论 下肢神经阻滞加靶控镇静可作为心肌缺血患者行胫腓骨、跟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比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骨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很大,尤其术后疼痛最为明显且时间长久。剧烈的疼痛、患者的恐惧感等因素可使机体应激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及相应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患者血压、心率等心血管反应波动范围大,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同时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Ⅱ~Ⅲ级,年龄81~106岁,具备能与正常人基本沟通能力的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手术结束前约30min经硬膜外导管给0.25%罗哌卡因5ml后连接自控镇痛输液泵,泵设置总量100ml,流量速度2ml/h,自控追加量2ml/次.自控间隔锁定时间为20min。测定术后4,8,12,24,36,48小时VAS,记录运动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运动恢复良好,无呼吸抑制、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恶心、呕吐发生。结论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