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特点,分析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转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接受两癌筛查HPV阳性的544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HPV感染亚型分布特点,经病理确诊的CIN2和CIN3的患者采取宫颈锥切术治疗,探讨术后HPV感染转阴的相关因素。结果前3位感染亚型是HPV52型、HPV16型和HPV58型,分别占18.20%、13.05%和12.5%;宫颈锥切术后半年HPV转阴率为76.58%,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产次、病变程度、累及腺体和术后应用抗炎药与HPV转阴均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性生活与HPV转阴存在相关性。结论 CIN患者以HPV52、HPV16型和HPV58型感染为主,宫颈锥切术治疗CIN效果明显,术后性生活可能是影响HPV感染转阴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照顾者技能培训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症状及父母心理防御机制的有效性,为孤独症患儿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5—11月在重庆某三甲儿童医院就诊并确诊的120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儿及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干预方法。干预组患儿及父母接受持续6周的照顾者技能培训。线上进行理论培训,每周5节课,持续4周;线下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每周5次,每次1.5 h,持续2周。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后一个月,使用防御机制问卷(DSQ)对两组患儿父母的防御能力进行评估;使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对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结束时,干预组患儿父母不成熟防御机制得分(3.79±1.29)分,低于对照组(4.28±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5)。干预结束后一个月,干预组父母不成熟防御机制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2.490、-2.196,P<0.05);干预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得分(55.25±8.89)分,低于对照组(60.32±9.6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受累脏器或组织的免疫学改变。方法回顾分析56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视神经脊髓炎33例、非视神经脊髓炎23例)临床资料,逐一记录是否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行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伴桥本甲状腺炎2例,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和虹膜睫状体炎各1例。血清免疫学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者分别为甲状腺功能异常(10/17例)、抗核抗体阳性(14/28例)和补体C3阳性(8/19例),2例于分娩后发病。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可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可能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有关。此外,妊娠期或分娩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4.
天然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化合物的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木脂素类是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其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目前已在樟科、松科、胡椒科、爵床科、肉豆蔻科、五味子科、木兰科、小檗科、菊科、瑞香科、马兜铃科等上百个科的植物中发现该类化合物。根据其支链连接不同,分为多种结构类型,包括二芳基丁烷类、二芳基丁内酯类、芳基萘类、四氢呋喃类、双四氢呋喃类、苯并呋喃类、双环辛烷类、联苯类等。其中,双四氢呋喃类木脂素(2,6-diary-3,7-dioxabicyclo[3.3.0]octane),又称为双环氧木脂素,是一类通过8-8',7-O-9',9-O-7'进行连接的结构类型。迄今从自然界中发现该类化合物以单体形式存在的有100多种。该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十分广泛,越来越多的该类化合物和相关生物活性被相继报道,主要包括抗肿瘤、肝保护、抗氧化、抗病毒、抗炎以及免疫抑制等。本文就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化学结构及结构解析3个部分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其生物合成途径的介绍,总结了目前报道的不同取代的结构特点,并利用质谱、核磁等方法对不同结构中构型的确定进行介绍,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以期促进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焕宜  代中华  敖东  李卫文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411-413,416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 采用珠海丽珠试剂厂出品ICS试剂盒进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1 811例标本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567例,阳性率31.3%,其中男性14.1%,女性48.8%,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Uu阳性率26.1%,Mh阳性率0.5%,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4.7%.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美满霉素(72.6%)、强力霉素(72.2%)、克拉霉素(67.4%)、左氧氟沙星(45.7%)、氧氟沙星(41.8%)、司帕沙星(41.8%)、交沙霉素(24.7%)、阿奇霉素(17.6%)、罗红霉素(4.3%).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高,以Uu为主,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对支原体敏感性最高的美满霉素也仅接近73%,耐药性严重,罗红霉素已产生很高耐药性,对支原体治疗已基本无效,Uu+Mh混合感染增强了耐药性,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应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阳江地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按NCCLS(1999年)标准进行确证试验来检测确认ESBLs。结果 从145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40株,占27.6%,82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29株,占35.4%,其中院内感染29株。69株产ESBLs菌除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外,对三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氨曲南(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耐药率达100%,对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耐药率也在40%以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磷霉素的耐药率有差别,分别为100%和86%、37.5%和82.7%、42.5%和86.2%.对加酶抑制剂抗生素CFS(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也不同,为20.0%和10.3%。结论 阳江市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最有效抗生素,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7.
研究背景既往研究提示吸烟可以增加多发性硬化发病风险,但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少见,本研究探讨吸烟与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以探讨吸烟是否增加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电话随访方式记录53例多发性硬化患者、62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和85例正常对照者的吸烟暴露情况,包括开始吸烟年龄、吸烟持续时间、每日吸烟量和累积吸烟量,以及受试者配偶、父母是否吸烟,是否存在职业暴露。结果最终获得有效调查问卷和电话随访者156例(包括3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43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和74例正常对照者),与不主动吸烟者(被动吸烟和不吸烟)相比,主动吸烟者发生多发性硬化(OR=10.800,95%CI:2.202~52.975;P=0.001)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OR=5.838,95%CI:1.123~30.357;P=0.050)的风险增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发生多发性硬化(OR=3.444,95%CI:1.491~7.953;P=0.003)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OR=2.370,95%CI:1.039~5.407;P=0.038)的风险增加;与男性不吸烟者相比,男性吸烟者仅多发性硬化的发病风险增加(OR=15.000,95%CI:2.239~100.483;P=0.005)。结论吸烟可以增加多发性硬化的发病风险,但是否增加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风险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 family,TNFRSF)成员CD13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发病72h以内住院患者共46例,其中ACI组27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ACS)组1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流式细胞磁珠微阵列法(CBA)检测各组观察对象外周血CD4~+T细胞及其CD4~+CD28-T细胞亚群表面CD137的表达和血浆可溶性CD137水平。结果 ACI组外周血CD4~+CD28-T细胞比例[(14.13±4.42)%]、CD4~+CD28-T细胞CD137的表达[(2.60±2.14)%]、血浆sCD137[(3.43±2.48)pg/mL]水平显著高于ACS组[(9.03±4.60)%、(0.70±0.66)%、(2.07±0.814)pg/mL]和NC组[(8.08±3.30)%、(0.45±0.31)%、(1.26±0.70)pg/mL](P0.01),且ACI组CD4~+T细胞的CD137表达及血浆sCD137水平与NIHSS评分(P0.05)和梗死体积(P0.01)呈正相关。结论 ACI患者发病早期CD4~+CD28-T细胞、CD4~+T细胞及其CD4~+CD28-T细胞表面CD137、血浆sCD137水平升高,且CD4~+T细胞的CD137表达及血浆sCD137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评估脑梗死临床严重程度的外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将胎龄32~34周的134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1,将胎龄34~36周的166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2,同时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出生的150例足月儿作为参照组,均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比较三组新生儿出生第7d、14d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和出生第7d、14d的TSH、FT3、FT4阳性率。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出生第7d的FT3、FT4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高于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观察组2、参照组出生第14d TSH、FT3、FT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第7d、14d TSH阳性率、FT3阳性率、FT4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处于暂时性低下状态,一般胎龄越小,甲状腺功能越低,出生之后甲状腺功能状况低的状况持续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