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云南省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嗜人按蚊分布区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筛选以往有效的防治措施,设立监测试点研究甲、乙方案对残存嗜人按蚊地区的防治效果。结果 用甲、乙方案观察的试点,疟疾发病率持续下降,在发病率1/万~1‰的地区发生了1例继发病例,发病率在1/万以下地区,两方案的防治效果无差别。结论 在发病率大于1‰以上地区,可选用原抗疟试点的防治措施;发病率在1/万~1‰的地区除对疟疾病例进行根治外,还需选用溴氰菊酯处理蚊帐;发病率1/万以下地区只需选择对疟疾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1998-2001年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血清学监测和发热患者监测方法在2个县开展学龄儿童血清学纵向监测和居民发热血检监测。结果通过疟疾感染概率估算,水富县楼坝镇的疟疾感染概率在0~0·14%之间,年带虫发病率在0~0·44/万之间;绥江县的年疟疾感染概率在0~2·70%之间,带虫发病率为0~0·87/万之间,血清学监测估算的疟疾发病比血片镜检确诊的疟疾高。结论提示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不能发现全部疟疾患者,为了使疟疾疫情逐步接近真实情况,疫情报告除上报试验室确诊病例外,还应上报临床症状诊断及抗疟药试治诊断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嗜人按蚊在云南省昭通地区的分布和防制后的变化特征。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了解云南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嗜人按蚊的分布范围、种群密度和传病关系;在5个乡12个村调查了解该蚊的分布特征;选择2个监测点开展防制后的种群密度监测。结果嗜人按蚊分布于全省35个县,但主要在滇东北8个县起传疟作用,其影响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嗜人按蚊防制后的平均密度为0.2只/人工小时,比防制前下降了99.5%~99.3%;平均50顶蚊帐的密度为0.08只;半通宵叮人率为0.13只/(人·夜)。8个嗜人按蚊传播县防制后期有5个继续发现嗜人按蚊,疟疾发病率亦由1980年的10.32/万下降到1997年的1.01/万。结论采用DDT滞留喷洒和菊酯类浸泡蚊帐效果显著,经控制后的嗜人按蚊分布范围、密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