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有婷  侯倩  才鼎  吉维忠  敬泽慧 《西部医学》2019,31(8):1232-1236
目的 探讨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ACI)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复方丹参片口服。检测两组相关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NIHSS及BI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NIHSS评分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s-CRP、LP、PAF及LP-PLA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亦明显降低(均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I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RP、LP、PAF及LP-PLA2水平均较低(均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及NIHSS评分均较低(均P<0.05),但BI评分较高(P<0.05),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片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塞,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预后,且能降低hs-CRP及LP水平。  相似文献   
2.
侯倩  才鼎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4):498-500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继脑出血内科治疗和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之后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快速、简便、创伤小等优点,已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医生接受而得到广泛应用。我科于2002~2004年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观察组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间住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5 1例 ,年龄 6 0~ 81(6 8.7± 8.9)岁 ,男 2 8例 ,女 2 3例。发病 48h内在CT监护下应用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 ,穿刺成功后 ,一般留针 2~ 7d。采用信访或门诊随访 ,入院治疗起 1个月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来评定疗效。 6个月时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评定远期疗效。对照组Ⅰ :老年神经症 (轻度失眠症及轻度抑郁症 )患者 5 0例。对照组Ⅱ :老年轻 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5 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年龄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应用不同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对高原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发病24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 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 内科综合治疗,其中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和阿司 匹林联合治疗组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方案(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和28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情况、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以及出血转化率和死亡率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比同组治疗前NIHSS均有显著降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4 d及28 d NIHSS评分为5(3, 7)和4(3,6),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同期NI HSS评分[7(5,9)和6(4,8)](P分别为0.03和0.02)。联合 治疗组中进展性卒中发生率为11.1%(5例),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的35.5%(16例)(P =0.04)。两组 28 d内缺血性卒中后出血转化率及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表现出对急性高原性缺血性卒中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增 加出血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133、Nestin在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CD133和Nestin的表达。结果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存在大量CD133、Nestin阳性细胞,其主要分布于侧脑室外侧壁,尤其以上外侧壁为甚。侧脑室内侧壁CD133阳性区域厚度为(15.22±1.12)μm,外侧壁厚度为(45.02±1.31)μm,最厚处以侧脑室上外侧壁为甚,为(88.33±5.09)μm。其中侧脑室内侧壁Nestin阳性区域厚度为(17.4±1.31)μm,外侧壁厚度为(48.10±1.37)μm,外侧壁厚度为(101.76±3.75)μm。经统计学分析,室管膜下区各部位CD133阳性区域厚度值显著小于Nestin阳性细胞区域。结论成年SD大鼠室管膜下区存在CD133、Nestin表达阳性的神经干细胞,CD133、Nestin在室管膜下区分布不均,主要聚集于侧脑室外侧壁,尤其上外侧壁。  相似文献   
6.
7.
病例简介患女,51岁,因“头痛头昏伴视物模糊10月,加重2周”于2001年3月26日初次入院。患者人院前无明显复视,无明显视物旋转感及耳鸣与听力下降,无肢体麻木无力,无吞饮呛咳,无二便及意识障碍,未予重视。2周前头痛加重,发作达5~10次/d,视力下降较前明显。在某院行头颅MRI示“双侧侧脑室后角旁脱髓鞘病变”。既往体质可,定居西宁多年。  相似文献   
8.
高原脑水肿的诊断标准解读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读现行高原脑水肿(HACE)的诊断标准,总结我院住院病例并分析可能的误诊原因,进一步完善诊断流程。方法:对青海省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0月的住院拟诊HACE病患的诊断流程进行分析,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完善HACE的鉴别诊断,特别是HACE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检索出入院拟诊为HACE者共40例,最终确诊34例。其中预后良好31例,死亡3例均合并高原肺水肿(HAPE)。排除6例中,颅内感染(结核性脑膜脑炎、病毒性脑炎)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分水岭脑梗死1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例。结论:临床应当遵循辨证和动态的诊断思维严格复核重症病例以利及时鉴别其他脑病特别是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9.
<正>高原(海拔1000 m以上)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8.1%,我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的国家,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号称地球"第三极",影响着10多个国家和20多亿人口[1]。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瞩目。高原脑血管病作为严重威胁高原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对其特殊病因、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海拔2230 m)动脉弹性功能(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与非心源性脑梗死复发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HDI-DO-2020动脉测试仪测定了342例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并对该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12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其动脉弹性功能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 高原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复发率低于腔隙性脑梗死(17.17% vs 22.6%, P<0.05);小动脉弹性指数C2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而复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2降低的更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小动脉弹性指数C2与腔隙性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结论 高原地区小动脉弹性指数C2与非心源性腔隙性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常规检测C2变化对高原地区预测和防治脑梗死复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