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微小病变在放大染色内镜下的形态与病理组织学关系及行为镜下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5-05~2006-06门诊申请结肠镜检查的病人260例中发现18例病人,通过放大染色内镜对大肠腺管开口形态观察,判断病理组织学类型。结果18例病人发现21处大肠平坦型病变,其中13例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男9例,女4例。21处病变镜下大体分型为颗粒均一型13处;8处为结节混合型。病变最大为25 mm×36 mm,最小为10 mm×14 mm。腺管开口类型主要以Ⅳ为主。结论通过放大染色内镜对大肠腺管开口形态观察可以大致预测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及早期大肠癌的浸润深度。由于对于病变的性质可以即时判断,从而对于是否可以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的选择做出即时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将放射性粒子I^125敷于食管支架上植入肿瘤靶区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本组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根据食管病变的长度和狭窄程度,选择合适带膜食管支架,将放射性粒子用镊子装入到特别制鞘中,在导丝的引导下支架准确释放。结果10例病人植入支架后,术后吞咽困难完全消除或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放射125^I粒子捆绑于食管支架上治疗晚期食管恶性梗阻,可迅速缓解吞咽难,延缓肿瘤的继续生长。  相似文献   
3.
1999~2005年,本院应用高频电圈器在结肠镜下摘除大肠息肉8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消化内镜技术在胆管疾病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胆总管结石160例中,男94例,女66例。年龄24~80岁,平均59.1岁。其中,65岁以上60例,占37.5%。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单纯胆总管结石29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110例。结石最大径〈1.0 cm 72例,1.0~2.0 cm 68例,〉2.0 cm 20例。44例合并乳头旁憩室,对于〈10 mm结石采用EPBD治疗,〉10 mm采用EST。结果91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69例采用内镜EPBD。自然排出者30例(18.7%);采用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结石有100例(62.5%),其中6例2次取石取尽,5例残留结石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取出结石者25例(15.7%),其中单颗结石4例,多发性结石10例。13例1次碎石取出,10例2次取出,2例经3次内镜取石取净。1例继发急性胆管炎,4例急性胰腺炎。本组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结论EST和EPBD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青年人大肠癌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将我院2006-02~2007-03间,收治大肠癌患者414例中,漏、误诊101例(占24.3%)的原因作一分析。结果误诊时间7d~13个月。本组病例以直肠癌最多,共56例(占55.4%)。其余散布结肠其它各部位。误诊病种多为肛门病,共60例(占59.4%)。其余为肠粘连并不全性肠梗阻(8例)、慢性阑尾炎(11例)、结肠息肉(18例)、结肠炎(6例)、消化性溃疡(9例)等,少数尚有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腹膜炎及肠套叠、贫血原因待查等。结论大肠癌误漏诊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通过大肠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大肠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91例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91例,86例均经EST切开取石成功(94.5%),自然排出者12例(13.2%);采用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结石有66例(72.5%),采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取出结石者13例(14.3%)。ES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结论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6-10~2007-07间行胶囊内镜的40例次检查结果。结果在完成的40例检查者中,共检出病变30例,包括小肠炎15例(其中包括克罗恩病2例),胃息肉2例,胃癌1例,小肠息肉4例,小肠血管畸形2例,结肠息肉3例,结肠炎1例,盲肠憩室2例。未见异常10例。阳性检出率75%。40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胃、小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肾脏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在肾脏血流灌注中的应用及对比剂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剂量为2 ml/kg(300 mgI/ml),注射流率三组分别为1 ml/s,2 ml/s,3 ml/s.对肾脏灌注扫描后获得的灌注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问各项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C组之间各项灌注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肾脏皮质和髓质的灌注参数明显不同(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肾脏组织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但注射流率影响灌注数值.  相似文献   
9.
125I粒子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明显,为此,我们采用将125I粒子附着Ni-Ti合金支架在内镜直视下植入肿瘤靶区而达到解决患者的吞咽困难的同时,又达到近距离放射的治疗的目的,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秀梅  何婷  房津辉 《中外医疗》2011,30(21):24-25
目的 食管获窄置入金属支架后的疗效和井发症及其对策.方法 37例食管狭窄放置了金属支架,30例患者有较完整的随访资料.门诊随访行食管造影和内窥镜检查.结果 37例患者术后内镜检查及钡餐造影显示,支架置入位置准确、通畅、张开良好.37例普通支架组2例发生移位;26例于术后3~6个月吞咽困难症状复发;本组28例(7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