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戴树生老中医从事中医工作三十余年,学识广博,技艺精湛,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内、妇、儿科,尤其对妇科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每获良效.现将其治疗妇科杂症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抗生素为主治疗,治疗组40例选用清胆泻火汤加减方结合抗生素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能更好地缓解症状和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串联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且成功接受串联DES置入术或单个长DES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置入支架方式及长度的不同,分为A组:置入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34-59mm(n=85);B组:置入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60-95mm(n=71);C组:置入单个长DES且支架长度35-38mm(n=77)。比较各组术后第1年和第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年和第2年,三组间MACE和ISR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串联DES且支架总长度≥60mm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总体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金属支架置入序贯限期手术(bridge to surgery,BTS)与急诊手术(emergency surgery,ES)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资料,包括其定期随访结果。本研究中的临床成功定义为外科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持续超过30 d,且无并发症或死亡。对一般资料、干预过程和随访结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疗效差异,并论证影响长期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BTS组短期疗效较好,包括:术中减压干预较少(85.1% vs. 69.6%,P=0.045),减压效果更好(64.2% vs. 27.5%,P<0.001),一期吻合率较高(65.7% vs. 17.4%,P<0.001),造瘘率较低(临时造瘘率:34.3% vs. 82.6%;永久造瘘率:13.4% vs. 58.7%;P均<0.001),ICU入住率较低(10.4% vs. 27.5%,P=0.011),术中并发症较少(3.0% vs. 13.0%,P=0.031),以及术后30 d死亡率较低(0 vs. 8.7%,P=0.028)。两组在临床成功率(73.1% vs. 63.8%,P=0.240)、总死亡率(53.7% vs. 64.4%,P=0.247)和中位生存时间(52.0个月 vs. 35.0个月,P=0.12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TNM分期Ⅳ期、永久性造瘘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BT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对长期生存时间无负面影响。BTS可通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30 d死亡率及永久性造瘘以改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目前普遍认可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之一。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can)作为内皮功能障碍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其多种生物学功能中,作为一种血管保护分子可以保护内皮免受炎症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等,所以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脓毒症等方面被广泛研究,成为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有效靶点。近年研究发现endocan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中均存在差异性表达,提示endocan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因此,深入研究endocan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有利于揭示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早期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就endocan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非骨骼效应。本文综述维生素D如何参与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如何影响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功能、如何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如何钙化血管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