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DMBT1以及粘附分子 CD44v6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 DMBT1、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DMBT1、CD44v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弱或呈阴性。 DMBT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 P >0.05)。 CD44v6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 P >0.05)。结论 DMBT1的表达减弱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并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主要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抑制Notch信号通路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方法构建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体外培养NSCs,移植入纹状体缺血区。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移植神经干细胞)、氮-[氮-(3,5-二氟苯乙酰)-L-丙氨酰]-S-苯基甘氨酸丁酯](DAPT)+移植组。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元损伤程度,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tch1、Hes1及Hes5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元损伤严重,出现核固缩和核溶解,Notch1、Hes1及Hes5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Notch1、Hes1及Hes5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移植组和DAPT+移植组神经元损伤均不同程度缓解,Notch1、Hes1及Hes5阳性细胞均有部分表达,各项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DAPT+移植组神经元损伤明显恢复,较移植组各项蛋白阳性细胞和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神经再生,其机制主要与下调Notch1、Hes1及Hes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陈静  叶明福  成媛  刘艳丽 《四川医学》2007,28(9):973-975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规律及与VEGF受体Flt-1和Flk-1的关系分析。方法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病理分级高分化16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20例;临床分期表浅型27例、浸润型35例。采用SABC染色法进行survivn和Flt-1、Flk-1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69.4%(43/62),不同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survivn表达显著不同。Survivin表达与Flk-1及Flt-1表达显著相关。结论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率较高,与Flk-1及Flt-1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定乳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计数,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分类、组织分化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月经状况)的关系,阐明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表达与其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表达.结果 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中,少量散布于肿瘤细胞之间,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丰富,细胞表面突起较短或无突起,与淋巴细胞相伴浸润.树突状细胞计数随着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多,高分化与中分化、低分化之间树突状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突状细胞计数在患者年龄、月经状况、病理学分类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树突状细胞数目与预后呈正相关(r=0.280,P<0 05).结论 树突状细胞的计数随着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多,其数目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Survivin表达与AKT1和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水平的关系。方法: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新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进行Survivin表达检测,RT-PCR和WB法进行AKT1和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水平检测。结果: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29例Survivin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0.7%(29/41)。Survivin表达阳性组AKT1蛋白活性及转录阳性率显著高于Survivin表达阴性组,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阳性率显著低于阴性组。Survivin表达与AKT1显著相关,与Caspase3显著负相关。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Survivin表达与AKT1及Caspase3表达显著相关,三者均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文  成媛  陈玮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72-3372
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主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入院。头颅M R I示右侧桥小脑角占位病变。术中见桥小脑角囊肿,直径1cm,囊壁厚0.1 cm,边界较清,囊液黄白色。镜下表现:囊壁被覆单层或假复层立方上皮,部分有纤毛及杯状细胞,皮下结缔组织内可见黏液腺。诊断:桥小脑角肠源性囊肿Ⅱ型。2讨论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少见,发生于颅内者更为罕见,位于桥小脑角者国内外仅见6例报道。大多数作者认为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的发生是由于胚胎第3周原肠管与神经管分开时出现障碍,致使神经管上残留原肠管结构,终致演变为肠源性囊肿[1,2]。可发生于任…  相似文献   
8.
[病例]女,62岁。主因右眼失明60年,间断性眼红、眼胀痛半年收入院。病人60年前右眼因病失明(病因不详),以后右眼无何不适。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发红、胀痛伴恶心、呕吐,休息后无好转。既往患高血压10年,1980年曾行子宫切除术,1992年行左眼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9.
张文  陈玮  成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196-3196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1 a前主因咳血做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左肺支气管黏膜隆起,咬检送病理。镜下表现为:支气管黏膜下弥漫瘤细胞浸润,部分因人工挤压而拉长、变形,部分瘤细胞形态清晰,体积小,圆形或椭圆形,有的有棱角,核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分裂像可见,胞浆少、浅染,细胞界限不清。免疫组化:CK+,Vim-,Syn-,NSE-,S-100-,CD3-,CD20-。诊断为支气管未分化小细胞癌。行化疗,症状缓解。近日出现腹痛,胃镜于胃小弯区前壁发现肿物,质硬,易出血,咬检送病理,镜下表现为胃黏膜下弥漫瘤细胞浸润,细胞形态与1 a前支气管小细胞癌形态相似,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eclin1基因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mal)、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GD/R)模型组(model)、beclin1基因沉默组(beclin1-/-)、转染对照组(control)。除normal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在缺氧缺糖6 h后进行复氧复糖。利用RNAi技术,针对小鼠cDNA序列设计beclin1干扰序列,用脂质体Lipo2000包裹后转染至HT22细胞。于转染48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beclin1 表达情况。各组细胞均于复氧复糖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ax、Bcl-2表达及比值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P62及Caspase-3表达。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normal组相比,model组细胞活力及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LC3Ⅱ/LC3Ⅰ、Caspase-3表达及Bax/Bcl-2均显著升高(P<0.01)。与model组相比,beclin1-/-组细胞活力及LC3Ⅱ/LC3Ⅰ 表达显著降低(P<0.01),LDH漏出率、Bax/Bcl-2及P62、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1);control组与mode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沉默beclin1抑制细胞自噬可使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处理的HT22细胞损伤加重,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