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进展,使大肠癌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有高度表达,本文就VE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对大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病人男性 ,45岁 ,2 0 0 1年 8月以“泛发性腹膜炎 ,上消化道穿孔”入院 ,实验室检查 :血糖 :6 44mmol L ,总胆固醇 :7 6 1mmol L ,肝功全项 :正常 ,乙型肝炎相关检查 :正常 ,血常规 :正常 ,凝血因子 :正常 ,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探查术 ,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肝脏呈弥漫性肿大 ,充满膈下 ,呈胆汁淤积色 ,肝缘钝 ,布满粟粒状黑色颗粒 ,颗粒直径约 0 2cm ,质硬 ,界限清 ,行毕 1式胃大部切除术 ,取肝组织 2 0cm× 2 0cm× 2 0cm。术后病理学回报 :肝细胞内可见颗粒状褐色色素沉着 ,细胞增生 ,可见双核 …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8月收治的19例胆囊十二指肠瘘。结果:胆囊十二指肠瘘19例,术前诊断率为15.79%。19例全部手术治疗,合并胆石性十二指肠梗阻1例,回肠梗阻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合并胆囊癌2例,合并胆管狭窄2例,均作相应的合并症处理,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多样,术前诊断困难,疑有胆囊十二指肠瘘者应使用有效方法明确诊断。手术原则除了切除胆囊、胆管探查、切断瘘管、闭合瘘口外,妥善处理合并症也是关键,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胰性腹水是指伴随某些胰腺良性疾病的胰液持续漏出,引起慢性炎症,导致大量液体在腹腔内聚集,多由某些胰腺基础病变导致,特别是慢性胰腺炎,但不包括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炎性渗出或胰腺癌腹腔转移所至的癌性腹水。在所有腹水病人中,胰性腹水所占比例小于5%,临床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在器官的正常生理过程、组织修复,还是在各种各样的肿瘤病理的过程中,血管发生是一个基本过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在血管发生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子。在人类各种肿瘤如乳腺癌、胃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中,VEGF的高表达总是和癌的恶性行为和较差的预后相关联。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试图探索VEGF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这种表达和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结果:治愈46例,好转16,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转归,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具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胆囊黏膜病变与胆囊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4例Mirizzi综合征的胆囊黏膜标本进行研究.结果:34例Mirizzi综合征胆囊标本中发现胆囊癌6例,占17.6%(6/34),对比同期胆囊结石的胆囊标本中胆囊癌发生率1.48%(46/3102),有显著性差异(P<0.01).34例胆囊标本黏膜上皮均出现化生、局限性异型增生.癌旁组织均出现化生.其中4例出现肠上皮化生.与对照组比较,Mirizzi综合征的化生及异型增生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Mirizzi综合征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大.而且胆囊癌发生率在Mcsherry分型Ⅱ型中明显增高,且均发生于萎缩胆囊.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伴有Mirizzi综合征胆囊结石患者,尤其是Mosherry分型Ⅱ型患者并伴有胆囊萎缩的患者,术中均应对胆囊壁做冰冻切片检查,防止漏诊胆囊癌.  相似文献   
8.
学习提纲 1.掌握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2.熟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3.了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新进展.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是同时涉及胆道、肝脏和胰腺三个系统的疾病.这个疾病的名称在国内外文献中有几个,侧重面不同,但都有自己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探讨抗癌活性肽诱导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细胞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寻找关键基因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PMI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将其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抗癌活性肽实验组,选用指数增长期细胞用于实验。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定制基因芯片对1 153条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对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处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在1 153条基因中,抗癌活性肽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121条,下调基因120条,其中表达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的基因共89条,包括下调基因84条,上调基因4条,无变化1条。上调显著基因为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ATM)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结论抗癌活性肽对多种胆管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抗癌活性肽调控靶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和癌周肝硬化组织中VEGF不同表达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EL-Assal等发现VEGF在癌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癌组织和非肝硬化组织,指出肝硬化组织中的肝细胞长期处于机械性的血流减少的环境中,组织中氧压力的降低强烈刺激VEGF的产生,得出结论:VEGF引起的血管发生是在肝硬化组织中而非肝癌组织中。我们在对肝细胞癌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的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因此想通过本研究进一步证实VEGF在肝硬化组织中表达较肝细胞癌组织中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