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单用与伍用对3.0 Gy γ线照射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为造血生长因子用于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30只恒河猴随机分为rhIL-3 (20和60 μg*kg-1*d-1)、GM-CSF(10 μg*kg-1*d-1)、IL-3+GM-CSF、照射对照及正常对照共6个组.γ线全身照射3.0 Gy连续给药21 d后,用碱磷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细胞亚群、Bax和Bcl-2蛋白,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①照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T细胞及其亚群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照射对照组T、TH和Ts淋巴细胞分别下降至正常对照组的42%、41%和57%.②单独给予GMCSF和GM-CSF+IL-3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及T、TH细胞的降低均受到明显抑制,两组的淋巴细胞数均相当于照射对照组的1.48倍,GM-CSF组T、TH细胞分别为对照组的1.57和1.76倍,GM-CSF+IL-3组T、TH淋巴细胞分别为对照组的1.48和1.72倍.③照射后淋巴细胞出现大量凋亡;用GM-CSF和GM-CSF+IL-3后能明显抑制照射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两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到照射对照组的41%和48%.结论一定剂量的GM-CSF或GM-CSF+IL-3能明显抑制照射引起的淋巴细胞以及T和TH细胞的降低;上述造血因子抑制辐射引起的淋巴细胞下降和改善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凋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药患纠纷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门诊药房纠纷,改善药患关系,笔者分析门诊药房的工作特点及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药师应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防范药患纠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比较利用佐剂氢氧化铝干粉与氢氧化铝凝胶制作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建模效果。方法 30 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A 组( 正常对照组)、B 组( 氢氧化铝凝胶造模组) 和C 组( 氢氧化铝干粉造模组),每组10 只。建模后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 中细胞变化、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1)B 组与C 组均出现哮喘症状,但C 组发病程度轻于B 组。2)B 组与C 组BALF 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 百分比均高于A 组(P < 0.05),且B 组大鼠BALF 中细胞总数和EOS 百分比显著高于C 组(P <0.05)。3)B 组与C 组肺组织匀浆中IFN-γ 含量显著低于A 组(P <0.01)。4)B 组与C 组都表现出哮喘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其中以B 组更为显著。结论 氢氧化铝凝胶增强由卵清蛋白(ovalbumin,OVA) 所致的过敏反应模型效果优于氢氧化铝干粉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血液系统指标的改变。方法将2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10只)。哮喘组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氢氧化铝凝胶致敏3次后OVA激发1次建模,正常组以0.9%氯化钠溶液(normal saline,NS)为替代品致敏和激发。建模成功后通过血流变、血气及凝血四项指标评价哮喘大鼠血液系统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大鼠血浆及全血凝血黏度增加(P〈0.05,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下降(P〈0.05,P〈0.0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延长(P〈0.01,P〈0.05),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增高(P〈0.01)。结论哮喘大鼠模型存在凝血平衡紊乱及血气等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XS-800i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24h内无明显变化; MPV 8h内无明显变化,8h后升高.22℃和32℃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12h(22℃)和6 h(32℃)内无明显变化; MPV的测定值在6 h(22℃)和4 h(32℃)内无明显变化,6h后(22℃)和4h后(32℃)明显升高,尤以32℃显著.白细胞散点图和白细胞分类在12 h时(4℃)、8 h时(22℃)和4 h时(32℃)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22℃(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 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32℃,血标本采集后应在4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及脑梗塞患者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分析这三种抗凝蛋白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与静脉血栓患者的易栓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VTE及脑梗塞患者共168例,分析其年龄分布,血栓形成部位,并分别检测其PC、PS、AT活性水平;同时选择50名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其PC、PS、AT活性水平,与病例组作对照。结果 40~50岁是静脉血栓和脑梗塞的集中高发年龄,占23.2%。下肢静脉是VTE患者最易受累部位,下肢静脉血栓在每个年龄所占比例均超过50%。VTE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种抗凝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塞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PC两项活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E患者组与脑梗塞患者组比较,三种抗凝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S、PC三种抗凝蛋白均是VTE的易感因素;PS、PC两种抗凝蛋白是脑梗塞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功率微波辐照小鼠免疫组织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一定强度高功率微波(HPM)诱发的小鼠胸腺及淋巴结免疫组织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揭示非热效应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DNA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微波非热效应的分子机制。结果:(1)淋巴结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519个,下调基因305个;胸腺上调基因149个,下调基因205个。(2)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涉及免疫反应及防御、细胞凋亡、DNA修复与复制、应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粘附、细胞生长及周期、组织器官发生、物质代谢、细胞增殖等多个方面。结论(1)胸腺差异表达基因总数少于淋巴结,且胸腺差异基因上调及下调的幅度也低于淋巴结,表明淋巴结对HPM辐照的敏感性要高于胸腺。(2)HPM对机体免疫组织的影响可能属非热效应的作用机制,且涉及的差异基因范围也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细胞分析仪(BC-5000)全血细胞计数(CBC)和白细胞分类(DC)的可靠性。方法: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对BC-5000的CBC和DC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并与参比仪器希斯美康XE-2100(XE-2100)及人工分类进行比较。结果:BC-5000血细胞分析仪CBC的携带污染率、总重复性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在正常及常见的病理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8),与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相关性好(r>0.95);BC-5000血细胞分析仪DC性能评价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重复性好,与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3个参数的相关性较好(r>0.96),Mon%次之(r=0.9413),Baso%的相关系数最低(r=0.7270)。BC-5000与人工分类的结果比较,Neu%、Lym%及Eos%分类结果的一致性良好(r=0.9806,r=0.9691,r=0.9839),Mon%次之(r=0.8993),Baso%的分类结果相关性欠佳(r=0.4110)。结论:除对怀疑白细胞分类异常的结果需人工分类复核外,BC-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结果准确、可靠,主要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MR扩散张量成像对健康成人视放射纤维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为(43.5±8.1)、(43.2±7.5)mm,FA分别为0.53±0.10、0.53±0.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2、0.00,P值分别为0.91、1.00).结论 视放射Meyer袢MT值变异较大,可以作为预测颞叶切除术后视野缺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