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microRNAs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调节作用分子机制及其对脂肪特异性基因——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icroRNAs微阵列分析法筛选和鉴定3T3-L1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性microRNAs,构建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性micro-RNAs的高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3T3-L1前体脂肪细胞,观察脂肪相关性microRNAs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Westernblot和RT-PCR分别检测FABP4蛋白及其mR-NA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其中35个microRNAs下调,miR-24最明显;17个microRNAs上调,miR-21最明显;用不同脂肪相关性microRNAs转染3T3-L1前体脂肪细胞并高表达后,发现miR-24明显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而miR-21则无影响;miR-24明显抑制FABP4蛋白表达,但对其mRNA无影响,miR-21对FABP4的蛋白和mRNA表达都没有影响。结论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存在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性microRNAs;miR-24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及其脂肪特异蛋白FABP4表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灵敏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进行丙泊酚血浆浓度的测定,考察丙泊酚静脉给药后母婴血浆浓度差异。方法: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5min后,立即取母血、脐动脉血和脐静脉血,35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浆。血浆样本用甲醇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以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276nm,发射波长310nm。采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丙泊酚血浆浓度在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5);低、中、高三个浓度日内变异RSD为4.49%--10.61%。脐静脉血、脐动脉血和母血中丙泊酚血浆浓度分别为(0.83±025)、(0.78±0.24)和(2.28±0.70)μg/ml。经统计学分析母血和脐血中丙泊酚血浆浓度差异显著(P〈0.01),而脐动脉血和脐静脉血中丙泊酚血浆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结论:本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靠,适用于丙泊酚血浆浓度的分析测定。丙泊酚静脉滴注5min后,新生儿的血浆浓度明显低于母体血浆浓度。  相似文献   
3.
氧化应激过程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研究发现,某些血管活性肽的保护血管作用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一种由辣椒素敏感的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在体内有广泛的分布和表达,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舒张血管和收缩心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内皮细胞、调节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最新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4.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1~28 nt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3′-UTR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结合导致靶基因降解或翻译抑制调节几千种基因。近年研究表明miRNAs已成为许多重要生物过程的主要调节因子,包括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研究对应miRNAs参与疾病发生的机制可能为人类某些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经。本综述总结miRNAs在调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