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5月在本科实施传统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8月实施SBAR交接班的10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不同模式交接班时交接问题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研究组交接问题发生率和安全事件发生例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BAR模式能规范精神科护理交接班,能降低精神科护士交接班问题发生率,能降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保证护理交接班质量和护理安全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3.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引导护生学习优质工程,转变观念;加强护理安全培养;创新护理工作模式;深入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强化护理礼仪,提高素质和形象,在精神科培养护生创优意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焦虑障碍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调查并评价患者的体力活动咨询经历和质量。【方法】 对象为122例门诊稳定期焦虑障碍患者及107例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调查所有入组者体力活动情况,按照体力活动活跃程度分为不充足和充足。采用5A模型(评估,建议,达成共识,协助,随访安排)体力活动咨询框架调查并评价研究组既往的体力活动咨询经历及质量。【结果】 研究组体力活动充足者占23.8%(29/122),对照组为40.2%(43/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研究组体力活动咨询经历调查显示,仅有22.9%(28/122)的患者接受过体力活动咨询,且内容简单,主要为“评估和建议”。 【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明显偏低,所接受的体力活动咨询内容简单、质量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