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蠕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医学蠕虫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其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结构,而且有助于揭示它们如何适应寄生环境,从而有助于对寄生虫病流行规律的认识,加深对寄生虫病精准防控的理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条形码、简单序列重复、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等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寄生虫个体间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揭示寄生虫种群的遗传变异、物种的起源进化等。本文对目前常用的三类分子标记在医学蠕虫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四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关键通路, 探讨该方“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并结合文献筛 选四妙丸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Drugbank 等数据库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 疹的疾病相关靶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四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的共同靶点。 通过Cytoscape 3.7.1 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网络;运用STRING 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蛋白 互作(PPI)网络。通过Metascape 和DAVID 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分别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和KEEG 通路富集分 析。结果共筛选出四妙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的共同靶点46 个,对应四妙丸中的45 种活性成分。四妙 丸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油酸、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活性成分,对TNF、IL6、IL1B、 CCL2、CXCL8 等关键基因进行调控,实现对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的异病同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黏 附、白细胞迁移、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过程有关,并通过TNF 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Toll 样受体信 号通路等相关通路实现。结论四妙丸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湿疹 的作用,与其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汉黄岑素增强宫颈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C细胞株,建立顺铂敏感性的CC细胞株CaSki/DDP并检测CaSki和CaSki/DDP的IC_(50)值,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贝伐单抗组(BVZ 2.5μg/ml)、顺铂组(DDP 10 mg/L)、低剂量汉黄岑素组(DDP 10 mg/L+WG 5μmol/L)、中剂量汉黄岑素组(DDP10 mg/L+WG 10μmol/L)、高剂量汉黄岑素组(DDP 10 mg/L+WG 20μmol/L)、P53抑制剂组(DDP+PFT-α)和汉黄岑素+P53抑制剂组(DDP+WG 20μmol/L+PFT-α)。使用CCK8检测细胞生长;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i67、PCNA Bcl-2、Bax、cytC、Caspase3、LC3Ⅱ、LC3Ⅰ、Beclin1、P6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细胞凋亡;使用免疫荧光检测自噬LC3核转位;使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53水平;使用P53抑制剂Pifithrin-α处理后,使用蛋白印迹法、CCK8、流式和免疫荧光检测P53水平和细胞生长、凋亡、自噬情况。结果:宫颈癌细胞株CaSki/DDP的IC_(50)值为50 mg/L;相比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组宫颈癌细胞Ki67、PCNA、Bcl-2、P62表达水平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Bax、cytC、Caspase3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值、细胞凋亡率、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相比顺铂组,使用汉黄岑素处理各组宫颈癌细胞Ki67、PCNA、Bcl-2、P62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Bax、cytC、Caspase3表达水平、LC3Ⅱ/LC3Ⅰ值、细胞凋亡率、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相比P53抑制剂组,汉黄岑素+P53抑制剂组P53宫颈癌细胞凋亡率、单个细胞内LC3+荧光点数显著升高(P0.05),宫颈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汉黄岑素可以通过调节P53信号通路增强宫颈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抑制其增殖,实现增强宫颈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医学绦虫可对人及动物造成严重危害,但目前学界对其适应性寄生机制所知甚少。 比较组学分析能够揭示绦虫在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的功能机制研究。 本文对近年来医学绦虫的比较组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傅金英教授中医药治疗子嗽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经验。结果傅金英教授认为子嗽主要责之于"阴虚肺燥"。对子嗽的治疗主要采取以下治疗方法:强调辨证论治;灵活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慎起居。结论傅金英教授中医药治疗子嗽的临床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QqQ-MS/MS)同时测定香槟方中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波尔定碱的含量,比较槟榔、乌药单煎液与香槟方合煎液中4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变化,为香槟方制剂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各化合物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142.10/44.11(槟榔次碱),156.20/44.07(槟榔碱),314.29/265.12(去甲异波尔定),328.13/265.10(波尔定碱)。结果: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波尔定碱分别在0.479 0~57.48,0.976 0~78.08,0.812 0~64.96,0.091 2~18.24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4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73%~104.34%,RSD均5%(n=6)。香槟方中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波尔定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07±1.26),(445.27±12.39),(742.35±38.39),(38.50±3.33)μg·g-1,均显著低于单煎液中的含量。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香槟方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为香槟方的质量控制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香槟方配伍对槟榔次碱、槟榔碱、去甲异波尔定、波尔定碱的溶出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药肉桂(Cinmamomum cassia Pres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解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别鉴定为1):(-)开环异落叶松脂醇,2):(-)异落叶松脂素,3):Erythro-1-C-syringylglycerol,4):2-甲基-3,5-羟基色酮,5):浙贝素,6):松柏醛,7):肉桂酸。结论:其中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9.
对砂仁的化学成分、主流国家和地区的药典标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为进一步完善砂仁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