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的核素动态显像因子分析成象原理与方法,并对10例正常人和28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FHIN)病人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显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AFHIN病人病变股骨的骨因子图像表现为明显浓聚,随病情加重股骨头头影像增大,且逐渐增浓。Ⅰ、Ⅱ期AFHIN病人软组织因子图像无异常,Ⅲ期以上者的软组织因子图像可见髋关节处有明显浓聚。因此,核素动态显像因子分析不但可以早期诊断AFHIN,而且对该病的分期判定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99Tcm-MIBI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及提示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于化疗前后分别行99Tcm-MIBI早期(10 min)与延迟(120 min)双时相显像,计算每例病人早期摄取率(EUR)、延迟期摄取率(DUR)及洗脱率(WR%)并进行比较。对99Tcm-MIBI显像结果进行疗效评价。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结果 8例病人化疗后99Tcm-MIBI显像阴性,达完全缓解(CR)。12例病人化疗后99Tcm-MIBI显像阳性,其中4例达部分缓解(PR),2例处于稳定(SD)状态,6例进展(PD)。将病人分为化疗有效组(CR+PR)12例,疗效不佳组(SD+PD)8例。20例病人化疗后DUR明显低于化疗前(1.2±0.7∶2.9±1.2,P0.05)。化疗有效组与疗效不佳组相比,前者化疗前的DUR值高于后者(2.9±1.2∶1.5±0.9,P0.05),WR%低于后者(21.9±2.4∶42.7±5.6,P0.05),而前者化疗后的DUR值低于后者(1.0±0.2∶2.0±0.3,P0.05)。结论 99Tcm-MIBI作为一种功能性显像,有助于预测、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控SPECT心肌灌注显像(GSMPI)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其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行CRT植入且术前行GSMPI的CHF患者21例,经显像获得相位直方图带宽(PHB)、相位标准差(P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EDV)、静息灌注评分(SRS)及疤痕面积(SS)等功能参数。所有患者于CRT后半年复查心脏超声,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LVEF增高(差值>5%),且半年内无再住院记录为CRT有效,将入选患者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参数间的差异、分析其对CRT疗效的预测价值。同时记录左室内最迟激动部位。结果:CRT有效组15例(71.4%),无效组6例(28.6%),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以PSD、PHB差异最显著(P<0.01)。左室内最迟激动部位位于心尖部、前壁、间壁者10例(47.6%),下壁者6例(28.6%),侧壁者5例(23.8%)。结论:GSMPI能够“一站式”提供多项功能参数,心脏收缩同步性定量参数及心肌梗死疤痕面积等可应用于预测术后疗效,其中PSD、PSW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参考左室内最迟激动点及心梗疤痕部位,可应用于指导CRT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4.
比较常见的前纵隔肿瘤有胸腺肿瘤、生殖细胞性肿瘤、淋巴瘤等。前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依肿瘤大小、部位及良恶性的不同而异,其早期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一般随瘤体增大才会出现胸痛、憋气等症状,所以早期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漏诊。笔者选取2例前纵隔占位的病例,通过分析其18F-FDG PET/CT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进行鉴别诊断,归纳总结诊断思路,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原名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组单克隆起源的树突状细胞增生性疾病,此组织细胞具有朗格汉斯细胞的特征,主要以骨质破坏、良性局灶性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目前LCH发病原因不明,可见于任何年龄,但50%以上病例发生于1~15岁的儿童,可累及多系统及多器官,起病情况不一,严重者可出现广泛的脏器浸润伴发热和体重减轻。以单纯骨破坏为表现的LCH易被误诊,因此笔者选取2例LCH病例,通过对其18F-FDG PET/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归纳总结诊断思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及PET-CT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学变型的临床意义,明确PTC颈淋巴转移微生态系统(microecosystems)中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评价PET-CT在甲状腺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存档病例中选取有完整病历记录和追踪观察的PTC病例505例,按WHO最新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标准重新分型,结合病例的临床特征,研究各组织学变型的生存率及颈淋巴转移情况.针对PTC淋巴转移高发的特性,利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对PTC颈淋巴转移微生态系统中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多因素研究分析,其中包括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水解酶、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ar,CAM)、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多方面指标.此外,研究中将PET-CT显像技术应用于1组甲状腺癌患者的对照总结.结果为便于临床应用,按照颈淋巴转移发生率的高低差异可将所有变型分为高转移变型组(高细胞型、弥漫滤泡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中转移变型组(滤泡型、嗜酸性细胞型、实体状变型、筋膜炎样型、透明细胞型、典型PTC)和低转移变型组(大滤泡型、乳头状微癌),3组的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83.0%,55.5%及34.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资料完整的248例统计,3组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3%、95.8%、100.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年生存率分别为31.2%、80.3%、87.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研究显示ECM、蛋白水解酶、CAM、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各指标在转移灶中阳性率为51.6%(整合素-β1)~98.3%(组织蛋白酶D).在原发灶中阳性率为46.7%(纤维粘连蛋白)~98.3%(细胞间黏附分子),其中E-钙黏蛋白(83.3%)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细胞(P<0.05);其余指标皆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细胞(P<0.05).PET-CT结果显示,其对原发灶检查灵敏度100%,特异性85.7%.结论不同组织学变型的PTC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危险分层并细化外科处理原则.基础研究显示ECM、蛋白水解酶、CAM、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PTC肿瘤细胞的转移,部分指标可作为今后PTC研究的重点.此外,PET-CT对原发、转移及复发甲状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一次性完善分期并明确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益心冲剂对心肌梗塞心肌缺血面积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益心冲剂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梗面积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机理,并利用SPECT观察其对AMI病人心肌缺血面积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益心冲剂6.4,12.8g/kg灌胃5d后与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制备AMI模型,结扎后24h摘取大鼠心脏经N-BT染色观测心梗细胞,并用SPECT观测AMI病人益心冲剂治疗前后心肌缺血面积,结果:益心冲剂灌胃组大鼠较对照组心梗面积明显缩小,益心冲剂治疗后心肌缺血面积亦有明显改善,结论:益心冲剂具有增加心肌供氧,缩小AMI梗塞面积,改善AMI病人心肌缺血的程度等作用,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流变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乙醚浅麻醉下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制备急性心梗模型,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心肌酶及血流变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急性心梗模型组较正常组心肌酶水平和血流变指标升高,血液粘滞度加大。结论 血液粘滞度的变化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液粘滞度是治疗冠心病保护急性心梗时正常的心肌细胞,预防再发心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心脏ECT展开图评价异舒吉和硝酸甘油抗心肌缺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比较 2 种药物异舒吉和硝酸甘油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 利用99 m Tc M I B I灌注断层显象展开图比较药物治疗前后左室缺血面积的改善情况,用面积的改善反映药物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果 异舒吉治疗前后缺血心肌面积分别为32597± 6295 cm 2 、28673 ±3131 cm 2, 治 疗前 后缺血 面积 与左 室面 积的 百分 比分别 为 17254% ±5614% 、15401% ±2780% ;硝酸甘油治疗前后缺血面积分别为 32126 ±5478 cm 2 、29702±2982 cm 2, 缺血面积与左室面积 的百分比分别为16989% ±5614% 、15923% ±2780% ( P< 005)。治疗前后,异舒吉组的缺血面积改善程度与硝酸甘油组相比无差异( P >005)。结论 异舒吉和硝酸甘油均有抗心肌缺血作用,临床医生需要注意“成本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定量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142例肺部病变患者手术前的CT、PET、PET/CT显像结果.14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疗,行PET/CT检查后1个月内行手术或活检取得病理.手术淋巴结分区以1997年美国AJCC为标准.对CT、PET、PET/CT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纵隔淋巴结阳性及阴性者SUVmax、CT值、CT短径的差异,绘制SUVmax值、CT值的ROC曲线,找到最佳诊断界点.分别计算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及PET/CT双定量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比较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以及PET/CT SUVmax、CT值双定量分析对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SUVmax、CT值、CT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取2.45,CT值取38.5Hu为诊断诊断界点.当SUVmax≥2.45时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50.9%、96.5%、92.8%、72.5%、77.0%,其准确性高于单纯PET、单纯CT值及单纯CT短径(χ2=19.192,P=0.000).结论:PET/CT显像对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明显价值,其准确性优于单纯PET或CT;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时,提示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