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及三维CT引导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PRTTG)治疗三叉神经痛(TN)时产生心血管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8例原发性TN患者局麻下行立体定向及三维CT引导下PRTTG,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治疗TN 138例中,有16例患者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所有138例患者在行射频热凝时均出现心率及血压的升高,经积极干预,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重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导航及三维CT引导下PRTTG,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及血压变化,是减轻患者心血管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病人吞咽障碍与其进食体位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中文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51例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吞咽障碍和其进食体位相关性调查。[结果]进食时采取卧位(60°)的老年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高于采取坐位或半坐位(≥60°)的病人(P=0.025);进食后采取半坐位的老年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高于采取平卧位、端坐或直立的老年病人(P0.001)。[结论]低体位进食会增加老年病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应重视住院老年病人进食时以及进食后的体位,根据病情协助其采取正确而舒适的体位,防止吞咽障碍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及临床症状,对各评估工具的内容、信效度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为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以及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行宫颈环扎术的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苗  徐小凤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264-1266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周数时行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宫颈机能不全而行U字型宫颈环扎术的29例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母儿预后与手术时间的关系。以妊娠18周为界,分成两组:A组,妊娠12~18周时手术,16例;B组,大于妊娠18周手术,13例。比较两组间早产、胎膜早破及宫腔感染率的差异。结果:A组的早产、胎膜早破及宫腔感染率分别为6.25%、12.50%和0%;B组分别为23.08%、30.77%和15.3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机能不全病人,妊娠18周前行U字型宫颈环扎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迅速有效的复苏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我院1995年1月~1998年6月采用气管插管法抢救重度窒息儿43例,抢救成功率95-4%,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以出生后1minApgar评分0~3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1]。1995年1月~1998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5457例,其中发生重度窒息43例,发生率0-79%(43/5457),死亡2例,病死率为4-6%(2/43)。本组中出生后1minApgar评分:1分9例,2分13例,3分21例。其中体重低于2000g2例。1-2…  相似文献   
6.
保留子宫血管的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75例患者随机分为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组(研究组,n=38)和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n=37),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分别于术前,术后3、6个月,术后1、2年抽血查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检测血脂水平,并进行围绝经期症状临床随访.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及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围绝经期症状几乎不出现;对照组术后FSH明显增高(P<0.05),E2降低(P<0.05),TC、TG、LDL明显升高(P<0.05),围绝经期症状出现较多.结论 保留子宫血管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该术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压混合氧对电测听不同听力曲线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999-02/2003-02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360例,均知情同意。根据患者在本院检查的电测听结果及就诊时间顺序分为4组,分别为上坡型、下坡型、平坦型及聋型电测听听力曲线组,每组90例。采用三舱七门大型高压氧舱,纯氧管路上安装高压纯氧-二氧化碳混合装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常压下3%、其余气体为纯氧的混合氧。压缩空气加压至0.2MPa,戴面罩吸配制好的高压混合氧15min,20min后减压出舱。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在高压混合氧治疗的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结束后,均在本院复查电测听,观察患者听力改善程度,以语音区频率250Hz,500Hz,1000Hz,2000Hz及4000Hz的平均值进行计算。显效:听力曲线250~4000Hz的听力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0dB以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听力曲线250~4000Hz的听力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5~30dB,伴随症状减轻;无效:听力曲线250~4000Hz的听力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5dB,伴随症状无改善。结果:3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各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上坡型听力曲线组显著优于下坡型、平坦型及聋型听力曲线组犤94%,86%,84%,80%,(P<0.05)犦,下坡型听力曲线组与平坦型听力曲线组的有效率相似(P>0.05),聋型听力曲线组疗效最差。结论:电测听结果提示,用高压混合氧治疗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突发性耳聋,上坡型听力曲线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下坡型、平坦型及聋型听力曲线组患者。此结果的产生是同一种疾病的发病部位及原因不同所致,从而决定了干预效果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是产科中的一项重要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剖宫产的应用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因难产死亡的概率,但另一方面,剖宫产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1]。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剖宫产需要使用一定的麻醉药物,并且产妇在术后会产生一定应激反应。如产妇在剖宫产术前并未进食,且术后长期卧床,则有可能出现一定胃肠功能障碍。剖宫产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为肠麻痹、胀气等[2]。此类反应不但会影响产妇个体的身体机能恢复,同样会造成产妇因进食困难导致营养不良从而降低母乳质量,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3]。因此,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为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本研究以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改进护理模式相关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沈庆旗  李青  徐小凤 《重庆医学》2006,35(19):1749-1750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上坡型听力曲线与下坡型听力曲线在高压氧与药物治疗下的疗效比较。方法按照就诊顺序抽出与本文相关的听力曲线类型,常规使用扩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0.2MPa,戴面罩吸纯氧30×20min,中途休息5min舱内空气。结果上坡型听力曲线疗效优于下坡型听力曲线。结论同一种疾病及其发病部位及机制的不同所致,从而决定了治疗效果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精神心理障碍造成的危害逐年升高。全科门诊协作精神专科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诊治管理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转诊作为当前协作诊疗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不足和困难,尤其是转诊途径利用的欠缺。而目前缺乏针对转诊欠佳的相关研究。目的 了解并分析全科医师对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转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转诊策略优化和途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8月1-30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黄浦区、普陀区、浦东新区和嘉定区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根据纳入标准,从中选取全科医师203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一般情况、门诊转诊情况、期望转诊形式。结果 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3.6%。190例全科医师中,有转诊行为29例(15.3%),曾让患者自行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138例(72.6%);考虑会转诊的患者情况前3位分别为治疗有困难(143例,75.3%)、诊断不明确(141例,74.2%)、初次发现有精神问题或症状(131例,68.9%);认为转诊的难度为一般困难85例(44.7%);认为影响转诊的因素前3位分别为自己对于病情的判断缺乏把握(149例,79.3%)、与转诊的精神心理专科医师或机构缺乏联系(104例,55.3%)、患者或家属依从性差(90例,47.9%);转诊途径主要为网上转诊平台65例(60.2%);了解转诊途径55例(28.9%);认为转诊途径实用93例(48.9%);清楚全科门诊对转诊的政策支持83例(43.7%);认为有义务转诊170例(89.5%);所在全科门诊精神类药物种类情况以一般齐全〔73例(38.4%)〕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解转诊途径情况、认为转诊途径实用情况是全科医师转诊行为影响因素(P<0.05)。190例全科医师中,67.4%(128例)期望开通转诊通道,53.7%(102例)期望专家坐诊,52.1%(99例)期望与专科医师开通联合门诊。结论 当前全科医师在门诊工作中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有较大转诊需求,但相关转诊行为有所欠缺,其认为造成转诊困难的因素包括其主观上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治困难和处理信心不足,以及客观上缺乏转诊途径和患者依从性差,而影响其转诊行为的因素为了解转诊途径情况、认为转诊途径实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