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陈瑞红  彭汉斌 《西南军医》2011,13(6):1013-1014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治疗是否合理及其不合理的原因,提出改进办法。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者治疗方案、服药依从性、不遵医嘱的原因等。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案合理性约占72.7%,专科医师的方案优于非专科医师的方案;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约66.5%,随着文化程度越高依从性也越高;影响依从性的原因有药费贵、交通不便、医学知识不足、忘记服药、医师交待不清、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造成溃疡治疗不合理的原因有治疗方案不合理、服药依从性低等,医务人员应制定合理方案,加强健康教育,跟踪干预治疗,保证合理治疗方案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黏蛋白MUC1和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7例胰腺癌和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MUC1和Cyclin D1进行检测。结果 47例胰腺癌组织中有39例(82.98%)MUC1表达阳性和32例(68.09%)Cyclin D1表达阳性,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3例(2.00%)MUC1表达阳性和0例(0)Cyclin D1表达阳性;MUC1的表达和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且MUC1的阳性表达在胰腺癌分期较晚和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明显高于分期较早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P〈0.05);Cyclin D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P〈0.05)。结论 MUC1和Cyclin D1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MUC1是胰腺癌诊断和治疗靶点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溃疡合并霉菌感染是霉菌病的一种粘膜特殊型感染,以往多系尸检或手术胃标本经病理诊断.我院自1975年至1986年内镜活检病例诊断24例(均经手术、病理以及随访追踪观察证实),但内镜肉眼诊断全部误诊为胃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科年龄16~75岁,>49岁者29例(83. 3%).男19例、女5例.胃病史1~28年,以10年以上为最多.24例中 X 线钡餐检查15例,发现阳性病变11例,其中诊断胃癌10例,疑胃淋巴肉瘤1例.内镜检查溃疡发生在胃角者3例,胃窦9例,胃体8例,胃底4例.溃疡直径2. 0cm11例,2. 5~3. 0cm7例,>  相似文献   
4.
陈瑞红  彭汉斌 《吉林医学》2012,33(2):237-238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在院前、院内各个环节中救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68例,分析院前、院内在清除体内外毒物、特殊解毒剂的应用、人工辅助呼吸、脱水剂、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情况。结果:68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死亡9例,死亡率10%;死于呼吸衰竭4例,死于休克2例,死于心脏骤停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部分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洗胃不彻底、解毒剂运用不及时、呼吸机运用偏晚等情况。结论:是否彻底清除体内毒物、解毒剂剂量的掌握、选择人工辅助呼吸的时机、综合治疗的落实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5年8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经内镜检查诊断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癌肿只浸润粘膜层及粘膜下层不论是否转移,也即传统的早期胃癌共205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