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光耀  刘鑫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9):1182-1184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是细胞及组织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氧依赖的转录激活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能诱导多种缺氧反应性表达,使细胞及组织产生一系列反应以适应缺氧环境[1].研究发现在常氧状态下HIF-1a在支气管肺组织中有少量表达,而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HIF-1a表达的量则明显增加,认为HIF-1a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2].目前,国内外对该方面的研究很少.现就HIF与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42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选择每例患者入院后24h内心电图分析,异常心电图均于病情稳定后复查。结果 42例心电图检查,有34例出现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BiPAP无创通气的疗效。方法4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联合BiPAP无创通气)和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h、4h、24h、48h动脉血气分析与有创通气率、病死率及住院日。结果治疗组相比对照组PaO2上升和PaCO2下降更明显,且治疗组在有创通气率、病死率及住院日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较常规治疗方法能更快、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且可以减少有创通气率、病死率和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所有受检者无死亡病例和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DSA阳性检出率72.4%(63/87),其中缺血性疾病77.8%(42/54),主要病变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外段受累多见(66.7%,28/42);出血性疾病76.0%(19/25),主要为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其中动脉瘤64.0%(16/25),动静脉畸形8.0%(2/25);单侧动眼神经麻痹66.7%(2/3),主要为动脉瘤;头痛待查40.0%(2/5),1例为动脉瘤,另1例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结论 PSA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严格筛查纳入的病例,可以提高全脑血管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规范化的操作和术后严密的观察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在哮喘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柴朴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柴朴汤干预组,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HE染色的方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肺组织气道形态学参数的改变及α-SMA的表达.结果:①哮喘2,4,8周组总管壁面积( WAt/Pbm)、内壁面积(WAi/Pbm)及平滑肌面积(Wam/Pbm)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激发天数的增加,上述指标有增加的趋势,哮喘4周组高于2周组,哮喘8周组高于4周组(均P <0.05);柴朴汤2,4,8周组,哮喘2,4周组WAt/Pbm,WAi/Pbm,Wam/Pbm均低于哮喘8周组(均P<0.05),但柴朴汤组高于对照组.②哮喘2,4,8周组的α-SMA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柴朴汤2,4,8周组及对照组(均P<0.05);α-SMA的mRNA和蛋白水平随激发天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均P <0.05);柴朴汤2周组的α-SMA的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柴朴汤各周组与哮喘各相应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α-SMA呈动态过量表达.柴朴汤可通过下调α-SMA表达,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及增生抑制气道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哮喘大鼠中的表达水平及柴朴汤的干预作用,探讨柴朴汤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及反复激发建立大鼠慢性哮喘模型,常规切片观察气管内管壁厚度及气道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方法检测肺内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慢性哮喘模型组大鼠气管内壁及气道平滑肌增厚,肺组织VEGFmRNA、VEGF蛋白的表达增高(P<0.01)。结论VEGF参与了慢性哮喘大鼠的气道重塑。柴朴汤能够抑制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中叶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79例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临床确诊为右中叶综合征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及刷检,并就其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中肿瘤37例(37/79,46.84%),炎症28例(28/79,35.44%),结核14例(14/79,17.72%)。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中叶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肿瘤、炎症和结核。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5岁,退休教师,因"咳嗽、咳痰、发热10d"于2011年3月8日入院。患者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黏液痰,有发热,一般于下午和夜间为甚,体温在38℃左右,伴有盗汗、胸痛、气促,无畏寒、寒战,无咯血,患者当时未予以特殊重视,自行服用感冒药物及退烧药物治疗3d,症状未见好转,后入当地医院诊治,予以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6d,病情仍未  相似文献   
9.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由腺垂体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症候群,而糖皮质激素则是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的必需药物,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的精神症状尚未有报道,现就2006~2009年糖皮质激素治疗23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TGF-β1在哮喘大鼠模型中动态变化,并用柴朴汤进行干预,探讨柴朴汤在哮喘大鼠中的治疗作用,为哮喘的预防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思路。方法: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及反复激发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常规切片观察气道内管壁厚度及气道平滑肌厚度;用RT-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哮喘激发后2周出现气道平滑肌增厚,并且随着激发时间的延长,气道平滑肌逐渐增厚。同时,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TGF-β1mRNA及TGF-β1蛋白表达随着激发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用柴朴汤干预后,TGF-β1的表达下调。结论:在哮喘气道重塑过程中,TGF-β1的表达随着激发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柴朴汤抑制气道重塑的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