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顽固性呃逆治验二则北京冶金医院(100029)张鸿泰例一、孙×男69岁退休干部病历号:26464,会诊日期:1993年3月30日。患者住院期间,因性情抑郁,出现连续频繁性呃逆不止,尤以夜间为重。给予针灸、耳针压穴治疗,呃逆不止。并呈阵发性加重,甚至有...  相似文献   
2.
试析问诊在临证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诊治中,问诊是医者对病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便了解病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及既往身体状况等。问诊在中医临床的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一向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曾提出,问诊为“诊病之要领,临症之首务”。医者根据问诊,再结合望、闻、切三诊与必要的其他检查手段,才能对病者的病情做出较为全面、细致、准确的判断,以便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望、闻、问、切四诊仍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笔者认为,问诊是其他三诊基础的根本。然而,有些医者为迎合患者的心理需要,故弄玄虚,淡化问诊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声  相似文献   
3.
4.
本文38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史较长的中老年患者,合并症多,病情复杂,除做好饮食护理、预防感染外,使用降压药后要严密观察,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及时监测血糖、尿糖,防止低血糖反应,避免加重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解决一些患有严重疾病而需要拔牙患者的痛苦,并在精神和心理上消除对局麻的应激反应,扩大临床拔牙的禁忌范围。我们自  相似文献   
6.
程士德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张鸿泰(北京冶金医院北京100029)关键词:顽固性呃逆;活血化瘀解郁;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孙某,男,69岁。.患者于1992年10月27日以右下肺炎、多发性脑梗塞、高血压病Ⅲ期住我院干部病房。人院后给予对症西药治疗,病情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香连汤配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左金香连汤。观察2组的疗效、主要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胃痛、嗳气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奇经疗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奇经疗法,在银屑病患者的特定穴位和反射区应用穴位按压、梅花磁针和增效垫外敷治疗。结果 治疗组22例,临床控制11例,占50%;显效6例,占27.3%;有效3例,占13.6%;无效2例,占9%;总有效率达81.8%。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奇经疗法对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9.
早在汉代中医就有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的详细描述,称为“胸痹”或“真心痛”。如“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胸痹“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等,并有相应的行之有效方药。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转变,药学研究也有逐渐向多靶点、多组分,  相似文献   
10.
早在汉代中医就有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的详细描述,称为"胸痹"或"真心痛".如"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胸痹"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等,并有相应的行之有效方药.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转变,药学研究也有逐渐向多靶点、多组分,复方方向发展的趋势,从而凸显出传统中医药学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应该引起借鉴和挖掘的领域.中药组分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切入点,通过单组分与组分配伍研究,遵循"复杂-简单-复杂"的原则,从而探索组分配伍的理论和实践,为提高中医药疗效,中药制剂的更新等中医药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1].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药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