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术后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和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多项指标.结果: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FTS新理念治疗方法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明显降低,而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FTS新理念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龙血竭胶囊配合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阻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肩关节周围炎38例41肩,口服龙血竭胶囊4粒,每天3次,30 d为1个疗程。于肩胛上神经主干的外侧1.5 cm处,采用利多卡因和醋酸曲安奈德的混合液对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进行阻滞,每肩治疗1~2个疗程。【结果】(1)经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患肩疼痛减轻、日常功能改善、运动范围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肩前屈、上举、外展、内旋与正常参考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患肩的运动范围已基本恢复到正常肩水平。(2)安全性评价:治疗后全部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龙血竭胶囊配合肩胛上神经关节支阻滞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郑志方  张高耀 《华夏医学》2011,24(2):187-189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数增多,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亦呈增高的趋势。目前,对于该类骨折,国内外学者都主张采用手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牛率。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发展,人工股骨置换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8例7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以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造影对上消化道穿孔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怀疑上消化道穿孔的112例患者,术前使用泛影葡胺造影,并对该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透视下动态观察有无造影剂经胃、十二指肠漏出并摄片分析,有造影剂漏出为阳性,无则为阴性。结果:112例患者行泛影葡胺造影,阳性者72 例:胃穿孔31 例,其中胃溃疡穿孔27例,胃癌穿孔4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 41例。阴性者40例,其中39例经CT、急诊胃镜检查及剖腹探查确诊为其他疾病,但有1例阴性者行剖腹探查诊断为胃后壁穿孔。该法的诊断符合率99.1 %,敏感性98.6%,特异性100%,全组假阴性1例,无假阳性。结论:泛影葡胺在诊断上消化道穿孔中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有其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爆裂骨折(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3~2009年治疗的胫骨远端爆裂骨折28例.骨折类型按Ruedi和Allgower分型:Ⅰ型11例,Ⅱ型9例,Ⅲ型8例;24例合并腓骨骨折.胫骨均采用可活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和/或螺钉有限内固定固定,腓骨用1/3管状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系统评价标准:优21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43%.结论:可活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和/或螺钉有限内固定固定,操作简便,对骨折局部血循环干扰少,可早期活动踝关节,是治疗胫骨远端爆裂骨折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配合加味骨碎补汤对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X光骨痂质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9例,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外敷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再予煎服骨碎补、大黄1 w后,再煎服骨碎补、黄芪2 w;B组57例,待骨折手法复位后行小夹板外固定,再予静脉滴注骨肽注射液3 w.比较2组治疗前后X光骨痂质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创面肿胀、X光骨痂质量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骨折21 d时治疗组AKP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湿润烧伤膏配合加味骨碎补汤能够增加血中AKP的活性.)结论湿润烧伤膏配合加味骨碎补汤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7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100例)和手术治疗组(70例),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保守治疗组在日常生活情况及关节疼痛两方面的评分均优于手术治疗组(P〈0.05),而手术治疗组在力量方面评分及骨折端的对位情况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总体疗效优良率为88.0%,手术治疗组总体疗效优良率为85.7%,两组总体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笔者认为在临床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各有长短,对于无移位骨折和NerrⅠ、Ⅱ型骨折均可采取保守治疗,对NerrⅢ、Ⅳ型或移位较严重、粉碎复杂的骨折可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高耀  陈秋文 《中外医疗》2013,32(10):63-63,65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根据采用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重建钢板组(60例)和克氏针组(40例),观察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重建钢板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克氏针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克氏针组的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克氏针内固定,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郑志方  吴赟  张高耀  郑吉仁 《中国医药》2013,8(8):1130-1131
目的 探讨克氏针结合可吸收张力带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7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肱三头肌纵行切开入路克氏针结合可吸收张力带内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7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观察组优良率达90.0%(36/40),对照组为80.6%(29/36),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8周内同期每10天患侧肘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5.0%(2/40)比22.2%(8/36),(0.5±0.3)分比(1.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肱三头肌纵行切开入路克氏针结合可吸收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操作容易,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