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后巩膜炎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随访了9个病人,12只眼,自1992年至1995年将后巩膜炎的临床特征记录下来,后巩膜炎的临床表现从短暂的眼底脉络膜皱襞变化到广泛的巩膜脉络膜水肿以至Tennon氏囊及视神经鞘水肿,这些表现只能通过超声得以证实,其中1只眼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受累的巩膜与脉络膜区域内出现炎性肉芽肿改变,局部和全身的皮持类固醇药物并未影响临床病程或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病因.方法:采用红绿玻片法,同视机,Hess屏对103例眼肌麻痹的患者进行眼肌运动和复像检查,并辅以血糖、尿糖、生化全项等全身检查及CT、核磁共振扫描.结果:103例眼肌麻痹的患者其主要病因是由糖尿病引起,其次为颅内血管性疾病.结论:后天性眼肌麻痹以老年人多见,应着重及早做全身细致检查。  相似文献   
4.
Sturge-Weber综合征与青光眼(附2例报告)一院眼科姜玉廷,张雪菲,齐平哈尔滨市第三发电厂医院于志华Sturge-Weber综合征又称颜面血管瘤病,或称Sturge-Kalisher-Weber综合征,或Weber-Dimitri综合征,或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croRNA-29a(miR-29a)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20年4月—2022年6月于青岛市中医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入院后均完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测定冠状动脉斑块CT值,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外周静脉血循环miR-29a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根据miR-29a中位数(miR-29a=1.13)将患者分为高miR-29a组及低miR-29a组,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外周静脉血中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表达及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高miR-29a组的ESM-1、ET-1、NO、TNF-α均高于低miR-29a组(P <0.05);斑块不稳定患者miR-29a水平高于斑块稳定患者(P <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iR-29a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 <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靶向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抗原转录激活因子(MHCⅡtransactivator CⅡTA)的化学合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抑制大鼠角膜基质细胞表面的MHCⅡ类抗原表达的可行性。 方法: 设计并合成靶向CⅡTA基因的5条siRNA,分离并培养大鼠角膜基质细胞,经重组大鼠IFN-γ刺激后,在阳离子脂质体的介导下,将siRNA转染大鼠角膜基质细胞。于转染后24 h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ⅡTA和MHCⅡ mRNA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MHCⅡ抗原表达的变化。 结果: 大鼠角膜基质细胞经重组大鼠IFN-γ刺激后,CⅡTA和MHCⅡ的表达大幅增强。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化学合成的5条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大鼠角膜基质细胞后,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CⅡTA和MHCⅡ的表达,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siRNA-4组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CⅡTA、MHCⅡ基因的mRNA抑制率分别为95.10%±1.25%、82.70%±1.9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iRNA-4组对MHCⅡ抗原分子表达抑制率为81.90%±1.23%。 结论: 在大鼠角膜基质细胞中,靶向CⅡTA siRNA抑制了自身mRNA表达,并阻止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相应表达。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利用siRNA技术抑制MHCⅡ的表达防治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泪小管断裂修复23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总结236例泪小管裂伤吻合手术的经验并探讨了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泪小管义管的选择。方法 通过对236例泪小管裂伤行吻合术,总结了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的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泪小管义管的优缺点。结果 本组病例236例,吻合成功234例,成功率为99.15%。结论 按照正确的途径与方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是吻合成功的关键,选择恰当的支撑物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CRAO)是一种眼科急症,它需要迅速恢复缺血网膜的血液灌注以避免不可逆的视力丧失。视网膜中央动脉是视网膜内层营养的唯一来源,由于它为终末动脉,分支间无吻合,一旦发生阻塞,视网膜内层血供中断,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是导致盲目的...  相似文献   
9.
平滑肌内瘤很少发生于眶部,著者收治两例患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人,他们在接受放射治疗20年后继发眶平滑肌肉瘤,现报告如下。 例1,李×,男,31岁,因右眶内肿物半年入院。回顾其眼科病史:该患8个月时曾因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行左眼球摘除术,右眼同时接受4000Rad的外部放射治疗。近半年来,右眼眶内上方出现肿物,且渐增大,肿物大小约1.5cm×2cm,活动性差,眼球向外下方移位,右眼疼痛伴视物模糊,并出现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血管性疾病 ,常常由于视网膜新生血管导致玻璃体出血及黄斑水肿而引起视力下降。据报道 6 0 %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病人出现黄斑水肿 ,其中有 2 3转为慢性。阻塞的位置、阻塞血管的范围以及黄斑中心凹周毛细血管拱环的完整性对预测视力预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完整的黄斑中心凹周毛细血管拱环与良好的预后密切相关 ,而断续的、不完整的黄斑中心凹周毛细血管拱环可能导致较差的视力。现在认为应用氩激光光凝视网膜治疗黄斑水肿、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是有效的。本文目的是评价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