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在医学检验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一般与特殊、量变与质变、认识论与方法论等唯物辩证法哲学范畴和观点,融知识传授与哲学思维的培养于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辩证思维,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导自身的工作、学习,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在医学检验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一般与特殊、量变与质变、认识论与方法论等唯物辩证法哲学范畴和观点,融知识传授与哲学思维的培养于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辩证思维,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导自身的工作、学习,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在医学检验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一般与特殊、量变与质变、认识论与方法论等唯物辩证法哲学范畴和观点,融知识传授与哲学思维的培养于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辩证思维,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导自身的工作、学习,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1984年开设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二十多年来,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国内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现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1].但是医学检验技术已进入全新的时代,医学检验学的内涵、发展领域、性质以及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并对现有检验学科建设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规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我国检验医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学位、招生规模、办学模式、教材使用以及就业状况等7个方面深入剖析我国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我国检验医学教育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与思考,特别提出检验医学本科教育的总体布局和多元化方向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高效解热作用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c给予Wistar大鼠15%酵母混悬液10 ml.kg-1制备发热模型。体温升高>0.8℃的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阿司匹林0.27g.kg-1、丁香酚0.24 g.kg-1、AEE 0.32,0.48,0.65 g.kg-1观察给药后2 h4,h和6 h后大鼠体温,6 h后采血取脑,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致热大鼠腹中隔区及血浆中精氨加压素(AVP)的含量和下丘脑中及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与发热模型组2 h和6 h自然降温相比较,ig给予AEE 0.32,0.48和0.65 g.kg-1、阿司匹林0.27 g.kg-1、丁香酚0.24 g.kg-1后2 h,大鼠体温分别降温-1.2±0.28,-1.14±0.35,-2.09±0.45,-2.19±0.32(,-0.94±0.42)℃;6 h后分别降温-1.32±0.34,-1.45±0.41,-2.49±0.49,-1.78±0.51(,-1.21±0.29)℃,差异显著(P<0.05)。比较同组药后6 h与2 h的降温作用发现,阿司匹林解热药效作用下降较快,差异显著(P<0.05);丁香酚药效作用时间较为持久,但无增加或下降差异;AEE0.65 g.kg-1药效快速持久,降温作用增加,差异显著(P<0.05)。药后6 h,AEE0.65g.kg-1解热降温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差异极显著(P<0.01)。发热模型组中下丘脑及血浆中cAMP的含量与腹中隔区、血浆中AV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与发热模型组相比,AEE 0.32,0.48和0.65g.kg-1组、阿司匹林0.27 g.kg-1组、丁香酚0.24 g.kg-1组中腹中隔区中AVP含量明显下降,而血浆中AVP含量明显升高,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浆中cAMP的含量变化不明。结论 AEE的解热作用药效快速持久,明显优于阿司匹林与丁香酚,其解热机制可能通过改变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和腹中隔区、血浆中AVP含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阿司匹林0.2g.kg-1组、丁香酚0.18 g.kg-1组、AEE 0.18和0.36 g.kg-1组小鼠按体重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 d。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AEE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足爪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组肿胀度为(7.0±1.2)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明显抑制耳肿胀度,肿胀度分别为3.9±1.2,4.7±1.9,3.9±1.9和(3.8±1.1)mg(P<0.05,P<0.01)。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为0.56±0.11,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降低,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分别为0.29±0.15,0.34±0.12和0.35±0.18(P<0.05,P<0.01)。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肉芽肿增生(12.5±2.4)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明显降低,分别为7.0±2.1,9.0±1.7,9.9±1.4和(8.8±1.8)mg(P<0.01);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表明,AEE 0.18 g.kg-1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P<0.05),降低致炎足组织中PGE2,5-HT和血清NO含量,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较强或相当。结论 AEE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作用相当;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纯化、复性志贺菌MarA蛋白并分析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将构建好的BL21大肠埃希菌工程菌经异丙基-β-D-硫代-乳糖苷(IPTG)诱导,His-tag形式表达MarA融合蛋白(约21ku),采用超声波破碎细菌,提取包涵体用高浓度尿素裂解,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质在小分子保护剂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存在下对融合蛋白进行复性.用凝胶薄层扫描法测纯度.结果 从融合蛋白包涵体中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目的 蛋白,免疫蛋白印迹试验结果显示,复性后的MarA融合蛋白能与抗福氏志贺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建立有效纯化融合蛋白包涵体His-MarA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成熟和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为医院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医院面临严峻的挑战和竞争。各地医院纷纷在内部管理机制、开放竞争机制以及高级人才、高新技术设备引进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获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卫生统计工作会议于1991年7月9日在武汉召开。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召开全省卫生统计工作会议。来自全省各医疗卫生单位的19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传达了全国卫生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几年来卫生统计工作成绩;交流各地统计工作经验;研讨卫生统计工作八五计划;表彰全省卫生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