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合并肺不张的临床、影像学和内镜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儿童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MPP合并肺不张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男40例,女18例;年龄≤1岁7例,~3岁15例,~6岁21例,≥6岁15例;轻症MPP 48例(82.8%),重症MPP 7例(12.1%),难治性MPP 3例(5.2%).(2)临床表现:发热52例(89.7%),咳嗽57例(98.3%),咳痰39例(67.2%),咯血2例(3.4%),喘息8例(13.8%),气促7例(12.1%),胸痛2例(3.4%),肌肉酸痛2例(3.4%),肺部阳性体征36例(62.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4~10) ×109/L 37例(63.8%),C-反应蛋白<8 mg/L 28例(48.3%),PCT <0.5 μg/L 39例(87.9%),红细胞沉降率15 ~50 mm/h 25例(65.8%),乳酸脱氢酶升高43例(82.7%),D-二聚体升高13例(36.1%),ALT升高9例(16.4%), CK-MB升高5例(9.6%).(4)影像学:肺不张好发部位依次为左肺下叶26例(45.6%),右肺上叶19例(33.3%),左肺上叶16例(28.1%),右肺下叶11例(19.0%),右肺中叶10例(17.5%),多发实变不张3例(5.3%).(5)合并胸腔积液10例(17.5%),胸膜改变11例(19.3%),空洞3例(5.3%),气胸2例(3.5%),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例(1.8%).(6)支气管镜下表现:血管走行粗重31例(56.4%),黏膜腺体小结节突起24例(43.6%),纵行皱褶18例(32.7%),管腔开口炎性狭窄、闭塞13例(23.6%),黏膜花斑样改变7例(12.7%),段支气管通气不畅6例(10.9%),黏膜糜烂1例(1.8%);分泌物性状:黏痰30例(54.5%),胶冻状7例(12.7%),痰栓5例(9.1%),塑型性支气管2例(3.6%).结论 儿童MPP合并肺不张无明显年龄差异,男性多见,病程多小于1周,MPP发热超过3 d、乳酸脱氢酶升高、支气管镜下血管走行粗重、黏膜腺体小结节突起、纵行皱褶,提示MPP合并肺不张可能性大,总热程>10 d、ALT升高、CK-MB升高,合并麻疹病毒、腺病毒、曲霉菌、EB病毒等感染应警惕重症可能.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如控制不佳相当一部分患儿将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因此,毛支患儿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治疗效以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毛支患儿的FeNO和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FeNO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毛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厦门市儿童医院三病区2018年1-9月收治的38例首次诊断毛支的患儿(观察组)及同期厦门市儿童医院儿保中心体检的17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观察组急性期(治疗前)、恢复期(规范治疗1~2周后,出院前)及对照组进行FeNO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记录FeNO、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等指标,并比较不同组及同组不同时期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及恢复期FeN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FeNO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VT、Ti/Te、TPTEF/TE、VPEF/VE低于对照组,R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期PTEF/TE和VPEF/VE高于急性期、低于对照组,RR低于急性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可反映毛支病情进展情况及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首次诊断毛支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儿童的FeNO无差异,因此FeNO在毛支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张盛鑫 《海峡药学》2016,(11):155-157
目的 为了提高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反复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差异.方法 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案定为反复咪达唑仑注射液静脉注入,而试验组患儿则按照咪达唑仑注射液联合芬太尼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及后遗症和药物副反应的差异.结果 经过统计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且试验组的癫痫性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SS)、简明精神状态评分(MMSE)更加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用药后其后遗症以及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时选取咪达唑仑注射液联合芬太尼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控制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3.0 T肺部MRI在儿童复杂性肺炎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需要CT评估复杂肺炎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患儿中位年龄为5.75岁(2个月至11岁),所有患儿均在2天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和3.0 T肺部MRI检查。以MSCT作为参考标准,计算3.0 T肺部MRI检测复杂肺炎肺部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用Kappa一致性检验计算MSCT和3.0 T肺部MRI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与MSCT相比,3.0 T肺部MRI在检测儿童复杂肺炎肺部异常方面的灵敏度中等(83%)、特异度高(100%)。MRI对实变、囊肿、实质带、气漏和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效能与MSCT相当(灵敏度为100%);MRI对结节(≥5mm)、磨玻璃影和间隔增厚的诊断效能相对较低(灵敏度分别为71.4%、64.3%、50%)。MRI与MSCT在诊断儿童肺部病变的总体结果一致性好(k=0.868)。结论:与MSCT相比,3.0 T肺部MRI多序列联合扫描能较好的检测肺炎患儿的实变、囊肿、实质带、气漏及支气管扩张等异常;对肺结节、磨玻璃影及间隔增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