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p16基因和层粘连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肺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表达随着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关,层粘连蛋白表达亦随着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阳性率呈下降趋势,Ⅰ、Ⅱ级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级,在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层粘连蛋白表达与肺癌TNM分期无关,p16基因和层粘连蛋白表达之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层粘连蛋白低表达预示着肺癌的低分化和高转移风险,p16基因和层粘连蛋白表达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DS骨髓无效造血的机制。方法:ELISA法测定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NFa含量。半固体琼脂法检测CFU-GM集落。结果:初发RA,RAS,RAEB,RAEB-T及CMML患的血清TNF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随着病情的演化,血清TNFa水平有逐渐升高趋势,体外实验表明MDS患骨髓单个核细胞或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TNFa水平均高于相应的正常对照值。MDS患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基质细胞分泌上清对正常CFU-GM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TNFa抗体可减少此种抑制作用。结果还表明体外经ATRA作用后的MDS患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基质细胞分泌TNFa减少。结论:TNFa升高是MDS患骨髓无效造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探讨骨髓细胞凋亡和MDS患者无效造血的分子机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PCR ELISA法测定骨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Fas和Bcl 2表达水平。结果 :初发各亚型MDS患者的血清TNF 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 ,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基质细胞分泌TNF 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 1α和G CSF升高者分别为10 7% (3/ 2 8)例和 5 3 6 % (15 / 2 8)。MDS患者血清IL 8和IL 6高于正常对照组 ,各亚型之间无明显差别。在MDS向恶性克隆演变的过程 ,端粒酶活性水平随着恶性演变而逐渐升高。随着MDS患者恶性类型的演变 ,Fas基因表达逐渐降低 ,Bcl 2表达则逐渐升高。负性造血因子TNF α升高和抗凋亡Bcl 2的消长与MDS骨髓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nm23蛋白的表达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癌旁肺组织和76例肺癌组织中P-选择素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P-选择素在肺癌各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P=0.857;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62.00%(31/5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62%(9/26),χ2=5.145,P=0.023;肺癌Ⅲ期、Ⅳ期中阳性率分别为71.43%(15/21)、82.35%(14/17),显著高于Ⅰ期23.81%(5/21)、Ⅱ期35.29%(6/17),χ2=17.000,P=0.000。nm23蛋白在肺癌各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2,P=0.086;在癌旁组织和肺癌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8,P=0.172;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60.00%(30/50),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8.46%(23/26),χ2=6.566,P=0.010。结论P-选择素高表达提示肺癌高浸润风险,nm23蛋白对肺癌淋巴结转移起抑制作用,P-选择素高表达和nm23蛋白低表达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7.
小柴胡汤加火硝治疗胆石症张玉昆邯郸市第一服装厂医务所(056002)笔者自1982年以来,采用小柴胡汤加火硝治疗胆石症40例,收到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5岁,以30~55岁为最多。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经过淫羊藿甙(ICA)诱导后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3)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p42MAPK)表达变化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ICA诱导分化模型,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实验测定细胞增殖的变化,NBT还原实验测定细胞分化状态,RT-PCR方法检测STAT1、STAT3、p38MAPK、p42MAPK 的mRNA的表达。结果 HL-60细胞经ICA作用24 h后,随着细胞增殖降低和分化的发生, p42MAPK的mRNA表达增加,STAT3的mRNA表达降低,STAT1和p38MAPK的mRNA未见明显的表达。结论 p42MAPK和STAT3与ICA诱导HL-60细胞分化有关,而p38MAPK和STAT1则与ICA诱导HL-60细胞分化无关。  相似文献   
9.
HL-60细胞淫羊藿甙诱导后信号传导因子表达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经过淫羊藿甙(ICA)诱导后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3)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p42MAPK)表达变化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ICA诱导分化模型,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F实验测定细胞增殖的变化,NBT还原实验测定细胞分化状态,RT-PCR方法检测STATI、STAT3、p38MAPK、p42MAPK的mRNA的表达。结果HL-60细胞经ICA作用24h后,随着细胞增殖降低和分化的发生,p42MAPK的mRNA表达增加,STAT3的mRNA表达降低,STAT1和p38MAPK的mRNA未见明显的表达。结论p42MAPK和STAT3与ICA诱导HL-60细胞分化有关,而p38MAPK和STAT1则与ICA诱导HL-60细胞分化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s在小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HL-60细胞发生非终末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瑞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STl实验测定细胞增殖变化,测定和分析细胞周期,NBT还原实验测定细胞分化状态,RT-PCR方法检测C/EBPct和C/EBPε的mRNA表达。结果HL-60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24h后,随着细胞分化的发生,C/EBPε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C/EBPα mRNA的表达降低。HL-60细胞经As2O3作用24h后,C/EBPα mRNA的表达降低,C/EBPε mRNA的表达轻微增加。结论经As2O3和ATRA诱导后不同分化状态HL-60细胞,C/EBPα mRNA的表达降低,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C/EBPε的表达差异较大(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小剂量As2O3诱导HL-60细胞发生非终末分化可能是由于C/EBPε不能持续表达升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