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文献报道,革兰阴性(G-)杆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又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细菌。为了解这两种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我们对2003年全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鹌鹑高血尿酸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塑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和方法:建立一种与人类代谢途径相似的高血尿酸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动物模型。鹌鹑随机分为3组, 除空白对照组外, 模型Ⅰ组以15g·kg-1·d-1的酵母食饵喂饲鹌鹑, Ⅱ组以10g·kg-1·d-1的酵母食饵喂饲鹌鹑, 动态检测血清尿酸(U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尿素氮(BUN)、血糖(GLU)、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结果:模型Ⅰ组7d后血尿酸水平开始升高, 第2、3、4、5周血UA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 P<0.05, P<0.05, P<0.01);第3周血TG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持续至5周, 血BUN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GLU及TC可见一过性升高。模型Ⅱ组动物血UA水平亦于第2周升高;TG于第4周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但持续时间短;血BUN于第2周和第3周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以15g/kg酵母喂饲鹌鹑, 可建立高血尿酸高甘油三酯模型, 以进行尿酸与血脂代谢交互紊乱的药理与病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三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甘肃省41家三级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完整记录、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提供定期的体检和必要的防护、培训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甘肃省41家三级医院中,95%以上的三级医院均能做到医疗废物按照目录分类收集,有完整的交接记录并保存3年以上;90%以上的医院能够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提供定期的体检和必要的防护。按鹅颈结封口的占比为80.5%,70.7%的三级医院能够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进行培训,75%的三级医院表示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的督导。结论甘肃省三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整体情况较好,但是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ETFβ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改变, 探讨其与脂毒性的关系。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合并单侧肾切除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 并评价肾小管损伤情况, 检测ETFβ在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体外建立脂肪酸诱导肾小管细胞NRK 52E凋亡模型, 构建ETFβ重组质粒, 并将其转染至NRK 52E细胞, 观察ETFβ过表达对脂肪酸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链脲佐菌素合并单侧肾切除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中, 肾小管明显损伤, ETFβ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下降。脂肪酸可诱导NRK 52E细胞凋亡, 过表达ETFβ可减少凋亡。结论 糖尿病肾病模型中ETFβ表达下降, 过表达ETFβ可降低脂肪酸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省各级医疗机构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该省各类甲状腺手术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 304例甲状腺手术,1 294例(99.23%)为择期手术;手术持续时间≤2 h者1 051例,占80.6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6.70%;术前30 min给药者196例,占15.5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8 h者887例,占70.34%;使用第一代头孢、克林霉素的占19.53%。结论该省甲状腺手术中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无指征用药现象等问题,应加大抗菌药物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Wistar大鼠分成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24只),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T2DM伴NAFLD模型. 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模型组(14 只)和二甲双胍组(10只),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肝组织TG、CH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模型组血清ALT、AST、TG、CHO、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TG、CHO、NO、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及CAT水平降低(P<0 0.5 ). 与单纯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血清ALT、AST、TG、CHO、LDL-C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肝组织 TG、CHO、NO、NOS 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 及CAT水平升高(P<0.05). 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改善T2DM伴NAFLD大鼠的脂肪肝,其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改善肝脏组织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甘肃省不同层次医院的医务人员锐器伤(SI)现状进行调查,为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以及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指导。方法2012年1-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6市州共38所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共回收问卷11 358份,SI发生率为9.87%(1 121例),例次率为12.60%(1 431例次),发生密度为1.05次/(人·月)。不同性别、岗位、工作年限组医务人员SI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岗位人群,容易发生SI的地点不同;造成医务人员SI的主要医疗器具是注射器针头、静脉输液头皮针及手术缝针。已知暴露源的SI有1 099例次(76.80%);发生污染SI 980例次(68.48%),其中474例次(48.37%)为血源性疾病暴露,血源性疾病暴露率为33.12%。在调查的血源性暴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占74.25%,梅毒螺旋体(TP)占13.10%,丙型肝炎病毒(HCV)占12.01%,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占0.64%。 结论甘肃省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探索适合区域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监控和管理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小鼠高尿酸高甘油三酯血症复合模型建立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一种高尿酸血症伴发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通过同时给予C57BL/6小鼠尿酸和尿酸酶抑制剂,3周后分析其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结果 3周后小鼠血尿酸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 表明小鼠高尿酸伴发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塑造成功。小鼠血脲酸的升高同时伴有肾功能的改变。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脂蛋白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17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1~ 12月 ,我们对全院 10 5 72份出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2 89%(30 6 10 5 72 )。其中呼吸系统感染 173例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1 6 4% ,占医院感染总数的 5 0 73% ;每月对内科六个病区空气作细菌培养 ,不合格率 75 %以上。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999年 1~ 12月全院出院病历 10 5 72份。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医院感染及呼吸系统医院感染 ,按本科设计的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逐项登记 ,1~ 12月资料汇总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2 结果2 1  1~ 12月医院感染病例 30 6例 ,其中呼吸系统医院感染 17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甘肃省人民医院2012—2018年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自行设计调查表,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调查患者基本特征、手术相关情况、感染情况等。按照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临床参数进行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收治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27例,感染组60例,非感染组367例。术后感染发病率为14.05%,感染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41.67%。60例患者分离出63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34株,占53.97%)。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19株),并检出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0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单一病原菌感染患者44例(73.33%),两种病原菌感染患者9例(15.00%),三种病原菌感染患者7例(11.6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消化性溃疡、切除部位、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静脉置管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是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消化性溃疡基础疾病史[OR=2.577,95%CI(1.193~5.568)]和手术前住院时间长[OR=2.227,95%CI(1.079~4.599)]是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院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医务人员可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尤其是术前消化性溃疡基础疾病及术前住院时间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