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桃  谢铭  贺新媛  杨雪峰 《重庆医学》2015,(2):155-157,160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鸡胚移植模型,研究龙葵碱对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鸡胚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n=10),将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株接种到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通过立体显微镜、Image‐proplus6.0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移植瘤在CAM上血管生成的特点,及不同龙葵碱剂量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HT‐29细胞接种到CAM第3~5天,大量血管向瘤体集中,长入或跨越瘤体表面,肿瘤迅速生长。给药后第5天进行拍照,图像分析,定量计算血管新生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不同剂量龙葵碱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血管新生面积相一致;ki‐67抗原表达指数逐渐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葵碱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诱导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明生  王心群  付东  李敏  张桃琼  郭刚 《西部医学》2012,24(2):294+297-294,29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监测9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治疗12周前后血压变化及血浆尿酸水平变化。结果厄贝沙坦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和血浆尿酸水平(P〈0.05)。结论厄贝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且可降低血尿酸水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3.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97年至2007年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膀胱嗜铬细胞瘤7例。结果7例均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膀胱嗜铬细胞瘤。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和输尿管再植术(累及患侧输尿管口),2例行TUR-BT,1例行小切口腹腔镜辅助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6个月~2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为潜在恶性肿瘤,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安徽省男性早泄(PE)患病情况及其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关系.方法 对安徽省15~60岁男性人群4 285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性功能相关问题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P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等30项内容,本组研究对象为已婚且有性生活的调查者,PE的评估采用自评的方法 .结果 符合本组研究对象为已婚且有性生活的调查者共2 389人,年龄为(32.9±11.6)岁.其中性功能正常1 919(80.3%)人,年龄为(37.8±9.2)岁;性功能障碍309(12.9%)人,年龄为(43.2±11.6)岁;感到性欲下降161(6.7%)人,平均年龄为(50.3±8.5)岁.问卷中回答有早泄131(5.5%)人,年龄为(38.6±10.6)岁,其中年龄小于40岁者患病率为63.1%,年龄51~60岁组患病率为20.6%,可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降低.在调查者中273(6.4%)人符合前列腺炎样症状诊断标准,其中45(17.3%)人患PE;同时发现调查者中89例已确诊为CP,其中32(35.9%)人患PE,且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降低.结论男性人群PE的患病率较高,其发病与年龄呈负相关,认为PE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症状;同时发现前列腺炎样症状与PE具有相关性,提示我们在诊治PE患者的同时,应考虑到是否合并有CP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爱的陪伴     
张桃 《当代护士》2010,(4):16-16
"医生,快点,孩子没了,没了……"两个焦急慌张的34床家属喊完这句话,又迅速地消失了,时间就是生命。护士梅梅条件反射地跑去推抢救车,医生直奔34床。只是,再快也没有赶上死亡无情的脚步,一个13岁女孩正在怒放的生命就此凋零。  相似文献   
6.
父亲去世已有一个年头,妈也慢慢的从悲痛中走了出来,虽然妈还是不肯跟我们同住,但看到妈慢慢放松的眉头,我的心也稍微踏实一些,我和老公曾极力的劝妈与我们同住,但妈一直坚持:一个人自在些,住乡下习惯了,更怕增加我们的负担。所幸乡村的街坊邻近都流行串门,相处也不错。通过电话还  相似文献   
7.
COX-2和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和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S-P法)观察70例乳腺癌,15例乳腺良性肿瘤与15例正常乳腺组织的COX-2和MMP-2的表达。结果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肿瘤中COX-2和MMP-2无表达,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和61.43%(P〈0.05),cyclinE和p53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yclinE和p53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P〈0.05),共同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COX-2和MMP-2在乳腺癌中均有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它们的高表达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和p53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和相瓦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观察82例乳腺癌、15例乳腺良性肿瘤与15例正常乳腺组织的eyclin E和p53的表达.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肿瘤中cyclin E和p53无表达,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E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0%和60.98%(P<0.05),cyclin E和p53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yclin E和p53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P<0.05),共同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cyclin 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呈明显的一致性,并在肿瘤的进展中起一定的作用,cyclin E和p53在乳腺癌中的共同阳性表达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58例(90只眼)并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9例(45只眼)给予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29例(45只眼)给予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视力水平,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水平均有好转(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0.05、0.05~0.0911只、0.1~0.322只、0.4~0.65只、>0.61只;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0.054只、0.05~0.0910只、0.1~0.323只、0.4~0.66只、>0.62只;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0.052只、0.05~0.098只、0.1~0.324只、0.4~0.66只、>0.65只.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水平分别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短暂性眼压升高3只眼,角膜水肿2只眼,眼睑皮下淤血2只眼,手术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疗效优于传统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正>附睾横纹肌肉瘤临床罕见,我们发现并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5岁,因右侧阴囊坠胀不适3个月于2014年4月10日以"右附睾占位"收住入院。曾在外院予抗炎等治疗症状无缓解。查体:右附睾可触及一直径约4 cm大小球形质韧包块、无触痛,包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超声提示右阴囊探及一40 mm×37 mm大小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血清结核抗体(-),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