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王九峰与蒋宝素均是清代名医,二人年代相近,据说王与蒋还有师生之分[1,2].蒋宝素生前于清道光三十年,手订刊刻有<问斋医案>一书.王九峰医案则"由门人辈集临证方案整理而成",初以手抄本散布流传,最早刊印介绍于1927年[3].最完整的本子是由江一平等据无锡邹鹤瑜处抄本的点校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994年2月第1版).笔者在学习两书时偶然地发现有些医案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似乎在另一书也读到过.遂将其对读,而发现惊人相同相似者甚多, 将其抄排一处, 细较之下,认定其中相当一部分竟可断为是同一案例.这应是医案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例,因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Traditional bone--knitting drugs (TBKD) are used frequently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frac-tures. An animal model of Gu Bi (bone--related rheumatoid lesions) with defects of articularcartilage as the main lesion was developed by surgical trauma under the stereomicroscope inWistar rats and treated with TBK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BKD could promoteproliferation of cartilage cells around the traumatic site and improve the osteogenetic func-tion in the traumatic state, suggesting that TBKD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Chinese drugs to treat Gu Bi, including bony lesions of the late--stage rheumatoid arthritisand bony arthritis. Bu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TBKD might have an ef-fect of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ion,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used with care inthe acute phase of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3.
针灸验案2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 1:脑炎后遗舌半边味觉障碍患者 ,SusieW 女 ,4 0岁 ,瑞士籍 ,1997年 6月 2 5日初诊。现病史 :半年前突感头晕、头痛 ,伴呕吐 ,平衡功能障碍 ,重视。经州立医院核磁共振确诊为局限性小面积脑炎 ,经治基本症状缓解。翌年 1月核磁共振复查 ,炎灶全部吸收 ,未见异常。但患者自发病起即有味觉异常感 ,突出表现为口中常有酸感 ,舌部味觉减退 ,尤以左半边为重 ,味感全失。初未加注意 ,病后半年余症状依旧。核磁共振复查 ,无病理性发现。西医无针对性治疗 ,故转针灸求治。主要症状如前 ,偶感头晕 ,余无其他全身症状。食纳可 ,知饥但胃口欠…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中医学术发展重点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内经》时代以降,中医学术一直以某一个点或数个点发展带动其他方方面面的发展,围绕这些发展重点,构成了那一时代的中医学术特色。近百年来由于西学东渐,中医学术发展的外在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中医学术错落有致的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进程被严重干挠,而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但由于决定那个或那几个点将成为重点的因素有了新的变化,因此发展的重点也就有了新的变化。如果我们能分析出这些新的影响因素,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据此预测未来中医学术发展的重点了。1温故知新旧三点若要发现这些影响因素,首先要看一…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01年诊治"脑炎后遗舌半边感觉障碍1例"[1],4年后此病患又有了新发展,继续报道如下: Susise W,女性,44岁,瑞士籍.经上次治疗4年后,于2003年5月5日,以右下肢外侧麻木及蚁走样感3 d再度来诊.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 突感右小腿麻木,并有蚁行样感,进而发展到大腿部,继之又及于右腹部.其他情况良好.检查两腿外观无异样,右腿活动自如,无压痛,针刺时比左侧略迟钝,病理反射未引出.腰椎4/5及腰5,骶1处有轻压痛,直腿太高试验阴性.患者自觉右腿略恶寒.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八条云:“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对其中“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句,《金匮要略选读》解释为是插笔,说明本证病情很严重,内热也很盛,但毕竟与湿有关,如无湿就不会发黄。历代注家如清之尤怡、近代之陆渊雷、以及当代何任教授,大多也作如是解释。可谓是众口一词,不由人不信。但仔细考究,却也未必尽合仲景原意。  相似文献   
7.
会讯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内科分会心血管病学组成立会于1986年5月8~10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42篇,选用26篇,大会发言8篇,小组交流10篇,书面交流8篇,并从中经讨论选出了优秀论文3篇。  相似文献   
8.
证的研究专家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枢明 《中医杂志》1996,37(7):430-43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证的研究向为中医学术研究的重点,几十年来成绩卓著,但亦争议颇多。值此世纪之交,反思势在必然,展望恰逢时机。鉴此,于九六伊始,癸亥岁末,本刊诚邀数位专家、学者,毕集京华,就证的研究的有关问题,论既往之得失,议今后之进退,就其内容,撷以精华,联缀于后,以飨读者。孟庆云(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证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认识疾病的概念单元。远古时代尚无病证的概念。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或以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免疫性关节炎(痹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Ⅱ型胶原免疫所致小鼠关节炎作为中医痹证动物模型,用达原饮作宣发膜原法的代表方对痹证小鼠给药前后关节炎发病程度,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IgM型类风湿性因子,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分别用主分法和免疫酶标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宣发膜原法能推迟小鼠关节炎的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率,降低小鼠血清抗Ⅱ型  相似文献   
10.
张枢明 《中国骨伤》1995,8(5):35-35
瑞竹堂经验方治痹用药特点及其启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杂志社(100700)张枢明《瑞竹堂经验方》为元代蒙古人萨谦集前人及当时医者确实有效,医家屡试不爽的验方编缉而成。原书散佚。1982年得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及湖州中医院广搜博集,重订而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