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张承坤 《中外医疗》2011,30(28):94-94
目的分析内镜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根据入院检查资料,将不同患者按不同的病理状况分成A、B、C3组,A组: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结果除B组有1例因乳头狭窄复发再次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扩张术痊愈,C组有1例术后发生胆瘘,经充分引流后1周痊愈,其余患者均达到预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病理状况,选用合适的内镜微创术式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可靠,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各种传世版本中,吴迁抄本最大程度保留了北宋官刻原貌。从书名、篇名、篇章顺序、方药名、药物炮制方法、用药剂量、参考医书、宋臣注文等角度,对比分析和研究吴迁本与邓珍刊本及其衍生的各传本,对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面貌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正式书名是《金匮要略方》,全书篇名完整,篇章顺序与当今通行本有异,方名更为古貌,方药用量有所差别,药物炮制方法记载更为详尽,参考较多中古医书。  相似文献   
3.
“牙药”考     
历代方书中记载有不少“牙药”方,有的用来揩齿,有的则用来刷牙,在现代临床或生活中已鲜有耳闻。经考证认为,牙药应是指古人通过漱口、揩齿、刷牙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药末或药液施用于牙齿,以治疗疾患的一种特殊的方剂。牙药不仅可以用来治疗牙痛、口臭、牙关紧闭等口腔问题,还可以用来乌发、益气养生,或治疗腰痛、黄疸等非口腔疾病,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牙药中常见的药物除人们所熟知的盐以外,还有细辛、麝香、升麻等辛味药,及既能理气又能益气的香附、既能清热止痛又能养肾阴的生地黄等等。从组方用药方面来看,牙药方具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外同治的特点,且用药简便;牙药与相关内服药用药特点相似,虽用药途径不同,但都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和流行事物,具有传播广泛、读者数量众多、更容易走进青少年群体等优势,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种新载体。在分析网络小说传播中医药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网络小说作家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培训、强化以网络小说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网站管理、培养一批中医药专业出身的网络小说作家等对策和建议,从而更好的在网络小说平台传播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从上海图书馆馆藏吴迁抄写《金匮要略方》(简称“吴迁本”)的跋语、印记、纸背文献等角度对吴迁的形象进行推测,在《明代小字本〈金匮要略〉抄写者吴迁生平考》一文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史料检索,于《复初斋诗集》和《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找到了新的线索,将这些线索与之前的推测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新的结论:吴迁为嘉兴檇李人,后为避战乱迁居苏州之洪里,他同父亲吴子才皆为隐士,能诗善画,与元末明初李升、崔永汶等多位名士大夫为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仓历代诗选》和《千顷堂书目》的研究分析,推测明代小字本《金匮要略》的抄写者吴迁(字景长)可能是元末明初时生活在嘉兴、苏州一带的读书人,他与出身嘉兴名门的陈氏兄弟为友,互相之间有诗文唱和,且具有一定的藏书爱好,除小字本《金匮要略》外,还收藏过《画继补遗》写本二卷。  相似文献   
7.
<正> 1 一般资料 病人男,29岁,因右下腹痛15d,伴恶心、呕吐3d于2002年3月30日入院。入院前15d,无诱因地出现右下腹痛,为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大、小便正常,饮食欠佳。在当地给予抗炎止痛治疗,效差。3d前出现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腹泻,为稀便,无粘液及脓血,每日3~5次。  相似文献   
8.
张承坤 《中外医疗》2011,30(29):8-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1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开腹切除术,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结果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和腹腔内出血,观察粗患者切口赢染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赢染卒低、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古籍中,"盻""盼""眄"三个字的字形较为相近,因此时常出现误读的情况,并常常被相互混淆使用。这三个字虽然都有"看"的意思,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应当加以区分。本文以中医古籍《伤寒论》《黄帝内经》和《食物本草》为例,分别列举这三部书中对"盻""盼""眄"这三个字的误读现象,提示在阅读中医古籍时应当注意区别这三个字形相近的字,避免因文字混淆而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张承坤  崔为 《中医学报》2022,37(1):78-81
"阴火"最初为自然界真实存在的事物,如海火、地热等。宋代开始,理学思想兴盛,大量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被征引来解释人体。金代名医李杲将"阴火"的概念植入人体中,形成了中医的阴火理论,完成一次中医学术创新。李杲所论之"阴火",是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引起的下焦病理之火,但明清医家将之与朱丹溪的"相火"理论混淆,形成内容相互冲突的阴虚之火说和命门之火说两种理论,并且各自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代中医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为了消弭观点冲突,并基于临床实际情况,先后将"阴火"的概念进行范围扩大,最终形成"阴火"是指一切内伤引起的虚性火邪的观点,完成中医学术史上的又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