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1.
2.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重症患者康复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对医院康复科实施康复护理专科治疗敏感指标,并对检测的数据实施监测,分析应用前后康复科护理管理质量重点指标、不良事件、敏感指标的重要性及护理满意度,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质量。结果:应用后高危药物使用及安全管理合格率、患者高危风险评估和处理合格率、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及分级护理落实率均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P0.05);患者对就医环境的满意度、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对护理服务质量综合满意度、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对护理专业技能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康复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老年痴呆症患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导致潜在安全性问题与家属无法长期陪护之间、身体约束保护与自尊及《精神卫生法》之间,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观之间产生一系列矛盾及伦理问题,也使密切和他们接触的护理人员不得不面临道德、伦理困境。建议医院提供专职、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长期陪护;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合理、合法使用约束工具;完善医疗体系的建设,构建“医养结合”的照护体系;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转变服务理念,加强伦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纳入对象入院后1个月内的睡眠状况进行测评,同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一般资料、TESS、PANSS与PSQI的关系。结果160例患者PSQI评分阳性率达58.13%;经多元回归分析,TESS、PSQI的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以及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和发病情况5个因素进入了PANSS逐步回归方程,且性别和发病情况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PANSS的阳性症状和精神病理因子分、TESS评分和文化程度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男性、高文化程度、首次发病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且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6.
余利霞  徐裕  江敏  张守亚  金群  曾慧   《护理与康复》2022,21(1):54-57
目的 探讨社区心理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14例社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社区心理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1次/周,持续干预3个月.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老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