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女性,18岁,工人,未婚,住院号107451。1973年5月18日因发热一周而入院。体检:体温39℃,两侧颈部及颌下可扪及蚕豆到核桃大小的成堆淋巴结,无压痛。心肺(-),肝脾未扪及。血象:RBC316万/μl,Hb9.5g%,WBC8,000/μl,原淋及幼淋占90.5%,血小板12.8万/μl。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生,原淋及幼淋占90.5%。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FAB分型属L_1。入院后胸透显示左中肺肺炎,用抗菌素后很快控制。急淋以P(强的松)30~40mg/日,V(长春新硷)1mg/周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比积(Hct)的测定是临床诊断贫血的一项常规检查,对红细胞形态学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此外,Hct测定也有助于了解体内失水情况,是灼伤、体外循环等治疗中补液量多少的重要依据。另外,还可以通过观测白细胞层来诊断白血病等疾患。传统的Hct测定采Wintrobe法(全量法),要求抽取静脉血,用血量大,测定时间长,操作繁琐,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国外采用微量法即用玻璃毛细管取微量末稍血用专  相似文献   
3.
以DPH为荧光探剂,测定人血小板膜偏振度,研究三七的有效成分脉塞通对血小扳膜微粘度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血小板膜微粘度随脉塞通浓度的增加和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脉塞通能消除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血小板膜微粘度的作用。脉塞通对血小板膜微粘度的作用大于对红细胞膜微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肺癌的动态CT及相关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关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似乎让人们看到了肿瘤治疗的另一种途径。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1] ,但在临床上类似的研究报道不多。许多作者用动态CT结合免疫组化方法对肺癌的血管生成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所谓肺癌动态CT就是对胸部CT增强检查的病人 ,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 ,注射对比剂后在不同的时间里对病灶层面进行多次扫描 ,时间间隔和扫描次数、扫描方式不定 ,从而获得不同时间点上的一系列数据 ,形成曲线。这条曲线反映了…  相似文献   
6.
7.
急性白血病如不治疗则儿童中数生存期为2.7个月,在成人通常也在几个月内死亡。然而有一些不典型的急性白血病(AL)病情发展缓慢,即使不治疗亦可带病生存数月甚至数年,其临床特点、血液学表现、  相似文献   
8.
低密度脂蛋白(LDL)对血小板聚集(PAg)、释放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生成血栓烷A_2(TxA_2)和膜流动性有明显的活化作用,并与浓度与孵育时间有关。超过生理浓度的LDL可直接激活血小板。高密度脂蛋白(HDL)可能有阻抑LDL作用的生理性调控能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作用不肯定。  相似文献   
9.
10.
单纯性红细胞再障是一种罕见特殊类型的再障,血象及骨髓象中仅有红细胞减少而粒细胞及巨核细胞数正常.发病机制与免疫有关。本文报道自1964年来收治的6例。治疗用雄激素均无效,3例对皮质激素有效,1例经各种治疗无效后,用6硫唑嘌呤有效.本文对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