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40例,每日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监测子宫及其肌瘤的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尿常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愈2例(5.0%);明显有效15例(37.5%);有效21例(52.5%);无效2例(5.0%),其他监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于近期有效率高,但易复发;多疗程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的临床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110周期)接受夫精IUI治疗妇女的年龄、不孕年限、治疗方案、IUI时机、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我院夫精IUI的妊娠率为10%。女性年龄越轻,不孕年限越短,IUI妊娠率越高。IUI妊娠率与治疗方案、IUI的时机无关。IUI手术时子宫内膜8~14mm,妊娠率高。结论:夫精IUI促排卵方案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夫精IUI的关键,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影响IUI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3.5为比较三种筛查宫颈肿瘤的检测方法 ,作者对流动诊所的 6 30 1名南非妇女自愿者采用细胞学、宫颈图像及醋酸试验 (AAT)进行筛查。从醋酸白病变处及每第 5个外观正常的宫颈取活组织检查 ,阳性病例 (筛查和组织学 )均作阴道镜检。组织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自愿者经过常规细致的解释并征得口头同意后 ,每人取截石位窥阴检查 ,宫颈外口宫颈涂片。如果出血则用干棉签压迫止血。宫颈涂片取出后用棉签在宫颈表面涂擦大约 2 0秒后 ,用棉签浸入 5 %醋酰液 ,再用醋酸 2 0秒后 ,子宫颈暴露 2 0秒则用阴道镜行子宫颈摄片。醋酸试验中判断为白色病变…  相似文献   
4.
2.6为确定严重 HEL L P综合征 (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的发生率和肝酶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 ,以及阐述严重母亲并发症的发生率 ,进行了此研究。据巴拿马某医院的研究 ,每年大约 5 0 0 0例分娩 ;1996年 7月 1日至 1999年 6月 30日 3年期间 ,86例住院妊娠者为 HEL L P综合征。 HEL L P综合征的诊断是依据先兆子痫的临床诊断和有下列实验室异常 :(1)溶血 ,特别的外周血涂片 ,血清乳酸脱氢酶(L DH)≥ 6 0 0 IU/ L ,总胆红素大于或等于 1.2 mg/ dl,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 ;(2 )肝酶增高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70IU/ L,…  相似文献   
5.
1缸髡哐芯康哪康氖且范ㄔ诘ヒ坏谌侗=≈行男醒≡裥愿究剖质趸颊叩纳丝诟腥韭屎腿范ǖ贾赂腥竞透髦忠蛩氐脑げ饧壑怠2⒔徊搅私庖皆禾峁└腥韭省⒉±淖既沸砸约俺鱿稚丝诟腥镜氖被4?1996年 9月 1日到 1997年 7月 31日 ,在作者复习所有的门诊和住院记录中经腹或经阴道的妇科手术 ,患者年龄大于 18岁 ,妇科手术后病理学证实为良性病变。共有 115例选择性妇科手术。按手术途径将患者进一步再分 ,分析了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手术途径、吸烟、糖尿病和体质指数 (BMI)的重要性。结果 :总的伤口感染率为 12 .17% ,在手术途径的亚组间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催经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月经延期1周内的80例妇女,给米非司酮150mg口服,48小时后复诊,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阴道出血、不良反应、阴道是否有排出物等。结果80例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阳性51例(51/80,63.75%)为妊娠组,其中45例(45/51,88.24%)完全流产;2例(2/51,3.92%)出血时间超过10天,行清宫术,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证实为蜕膜组织;4例(4/51,7.84%)无出血,10天后B超诊断为宫内妊娠,行负压吸引术。血清和尿HCG均阴性29例(29/80,36.25%)为非妊娠组,给米非司酮后48小时,15例(15/29,51.72%)出血,给米索前列醇72小时后,12例(12/29,41.38%)出血,累计27例(93.10%);2例HCG阴性,观察至45天后出血。结论药物催经是减少手术流产的一项可供选择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7.
绝经前后妇女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妇女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规律及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绝经年限及体重指数的关系,以期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方法:收集665例年龄在28—78岁之间的绝经前后妇女,分成3组:月经正常组,绝经过渡期组及绝经组。用美国LunarDPX—NT型DEXA测量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绝经过渡期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较月经正常组明显下降,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绝经组骨密度较绝经过渡期组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随绝经年限增加而下降,绝经后15—25年下降最明显,25年后趋于平稳。与之相反,体重指数小于28时,随体重指数增加骨密度增加。体重指数介于18—22时骨密度增幅最大。结论:妇女进入绝经过渡期以后应监测骨密度变化,绝经后保持适当体重可减少骨量丢失,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为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减轻手术时的疼痛及心脑综合症PAAS的发生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方法 :选择静脉注射阿托品 0 .5mg ;2 %利多卡因 5ml宫颈阻滞麻醉 ;阴道塞米索前列醇 0 4毫克三种方法用于负压吸引术中扩宫镇静 ,并设立对照组 ,比较其效果。结果 :三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 ,镇痛、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x2 =2 6.45 ,P <0 .0 1)。米索前列醇组明显优于阿托品、利多卡因组 (镇痛时 χ2 =2 0 .0 1,P <0 .0 5 ,扩宫时 χ2 =2 6.0 5 ,P <0 .0 1)。镇痛组心脑综合症 (PAA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χ2 =2 7.0 3 ,P <0 .0 1) ,术中出血量四组间无显著差异 ( χ2 =15 .2 1,P >0 .0 5 )。结论 :三种镇痛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 ,易于掌握 ,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 ,尤其阴道塞米索前列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教学方法的改革将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在妇产科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在启发式教学时,应注重有效地组织学生和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题材和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适当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