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行到后期阶段,麻疹的发病趋势更加引人注目。预测麻疹发病趋势,为采取麻疹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福建省疫情资料汇编,1995、1996各地麻疹发病与免疫关系报表,各地麻疹暴发调查资料。按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建省近年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和补种工作情况,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对2008~2011年查验及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省托幼机构和小学查验预防接种证覆盖率各年分别为92.11%、92.42%、96.54%、96.90%(P<0.01),入托入学儿童查验率各年分别为93.73%、97.33%、97.52%、97.88%(P<0.01);受查儿童童持有预防接种证者所占比例,各年分别为91.54%、93.70%、94.81%、95.14%(P<0.01);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各年分别为77.38%、74.39%、72.10%、72.22%(P<0.01)。[结论]福建省对入托入学儿童开展的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落实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扩大免疫规划后预防接种服务现状,以调整策略推进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方法设计调查表,逐级培训调查员进行填报,省级派调查员到现场随机抽查复核;调查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1 144家预防接种门诊中,省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占98.60%,比扩大免疫规划前增加7.69%。全省平均每万人口1.03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扩大免疫规划前(P〈0.01)。城镇(或乡镇)接种门诊、村卫生室接种和入户上门接种三种服务形式的接种单位数分别占总接种单位数的82.00%、17.49%、0.14%,城镇(或乡镇)接种门诊数所占比例比扩大免疫规划前提高12.96%。扩大免疫规划后全省所有接种点每年均提供12次以上的免疫接种服务。按日接种、按周(旬)接种所覆盖人口的比例分别增加16.65%、6.56%。结论福建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预防接种服务机构数量、服务频次有所增加,本科以上学历、高中级职称比例的免疫规划服务人员有所提高。但免疫规划服务人员的总体数量无明显增加,农村预防接种单位每万服务人口工作人员数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福建省6个监测点急性乙肝报告的病例资料,评价其实际发病情况。方法对报告的急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进行实验室复核。结果 2013年共报告乙肝4 086例,初始报告急性乙肝692例(16.9%)、慢性乙肝3 373例(82.7%)、未分类21例(0.5%)。经流行病学调查及抗-HBc-IgM 1∶1000检测排除,审核订正后报告急性乙肝269例(6.6%),慢性乙肝3 796例(92.9%),订正后急性乙肝病例占比下降;乙肝发病性别比2.1∶1。抗HBc-IgM估算的急性乙肝发病率明显低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发病率。结论应提高医务人员对乙肝诊断标准的认识,及时利用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乙肝分类诊断,客观评价福建省乙肝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免疫预防服务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免疫预防服务现状,调整计划免疫(计免)市场需求的策略。[方法]采取逐级填报和派调查员到现场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9个地市及86个县(市、区)的计免工作由防疫科负责,93.7%的乡(镇)设有防保组(站),有2.0%的村无人负责计免工作。2004年各级的高、中级职称所占比例比1996年高7.4%~14.3%。全省乡镇集中接种门诊、村定点接种门诊、入户接种分别覆盖总人口数的73.9%、19.3%和6.8%。在接种周期上,按日接种、按周或旬接种比全国水平高1.8%和24.9%,比我省1996年提高了6.6%和36.0%。[结论]我省的计免网络基本完善,但人员的数量和构成仍需改进。接种服务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各个地区发展尚不平衡,应促进各地协调发展,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规范和良好的预防接种条件,以保证预防接种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实施计划免疫是控制、消除及消灭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常规免疫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免疫预防工作的质量.为了更好地评价计划免疫工作,为制订和修改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现将近3年来,福建省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计划免疫现状综合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福建省的计划免疫工作现状,保持计划免疫可持续发展。[方法]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按近2年的经济情况分为两层,9个地市交叉检查,采取查资料、看现场、召开座谈会和入户访问的方法。全省调查9个设区市、18个县、36个乡的计划免疫综合情况。用Excel及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个被调查县有医学学历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占计免人员总数的75.5%。市、县两级计免组织机构健全,三级防疫网基本完善;县级、乡级能按时发放工资的分别占84%、77.4%。市级、乡级冷链设备配备已达到标准,县级的疫苗运输车尚有不足。有67.3%乡镇实行集中接种;其中有35.4%个乡镇的预防接种门诊初步达到规范化门诊的要求。用R值评价乡级2002年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的准确性,报告数据可信的只占30.6%。94.4%(34/36)的乡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分别为86.3%、69.4%。流动聚集地儿童各项接种率均低于本地儿童(P<0.01)。[结论]我省计划免疫网基本完善,但各地计划免疫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不能很好落实,计划免疫人员素质和待遇仍无明显提高。接种服务已有较大的改善。乡级的接种报告系统准确性有待改善,流动人口是计划免疫等卫生服务的脆弱人群,急需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提高流动儿童的建卡、建证、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7年福建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2005~2007年共报告流腮病例176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660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为流腮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65%,5~9岁组发病数最高,计7042例,占发病总数的39.85%。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占全省丙类传染病的70.45%,暴发总病例数的55.45%。暴发地区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所有暴发均发生在中小学。结论腮腺炎是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把腮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能有效控制流腮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控制麻疹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自60年代开始使用麻疹疫苗(MV似来,特别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和冷链系统的建设,MV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控制麻疹的发病,实现福建省加速控制麻疹的目标,拟对有关控制麻疹的策略进行浅讨。1控制麻疹的现状1.1MV免疫接种率我省MV免疫接种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兔疫接种率分别达到85%的目标。但从近年来报告的3187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未接种者419例,占13.15%;免疫史不详者1315例,占40.26%。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评估也表明,一些地方的实际调查…  相似文献   
10.
计划免疫疫苗损耗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福建省各地计划免疫疫苗的损耗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以便指导疫苗概算和分配计划 ,为不同地区采取适当的接种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按不同地区、不同接种方式等分层随机抽查 9个县级单位、 5 4个乡级各种形式的接种点 ,统计各种疫苗损耗率。结果显示 :四种疫苗平均使用率为 5 4 0 2 % ,其中 :卡介苗为 2 8 6 5 % ,百白破混合制剂为 6 0 2 4% ,麻疹疫苗为49 5 0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 6 9 93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为 96 15 %。四种疫苗平均损耗系数在不同地域类型有显著差异 :城市最低 (1 70 ) ,沿海农村 (1 82 )次之 ,山区农村 (2 19)最高 ;分散式接种损耗系数 (2 2 3)明显高于村级集中接种 (1 96 )和乡级集中接种 (1 6 9) ;按日接种损耗系数 (1 93)、按周接种 (1 90 )和按月接种 (1 80 )差别较小 ;自费的乙肝疫苗损耗系数 (1 0 4)明显小于供应的四种疫苗。供应疫苗和超过 5人份大包装的疫苗是造成疫苗损耗的直接因素。提示应按不同地域类型计划分配疫苗 ,推广乡级集中式接种和依人口密度选择适当的接种周期是今后计划免疫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