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该文对1949—1979年国内发表的85篇小陷胸汤方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分类,整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个案文献,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依据课题组制定的《(伤寒论)方临床医案文献质量评价量表》(简称评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个案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个案文献数量较少,仅8篇17例。文献集中在1960、1976、1977、1978、1979年。文献评分等级结果为甲级1例,乙级6例,~2fez7例,丁级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数量较少。医案规范化质量不高。该阶段个案文献中小陷胸汤用于治疗的疾病主要是冠心病和胸膜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筛选小建中汤方证的临床文献,采用循证医学原则,整理总结该方涉及的临床症状,用药加减等,探求其方证运用规律。方法: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1979年6月-2012年6月收录于三个数据库的小建中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以"小建中汤"的关键词,匹配"精确"查找,进行检索。结果:小建中汤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腹部自觉症状,加减药物主要为补气药。结论:小建中汤治疗疾病具有一定分散性,但主治病位在中焦,主治病症是腹痛,因小建中汤药味较少,故临床多合用相关方剂以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3.
黄雅慧教授基于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从伏邪论治溃疡性结肠炎.黄教授强调邪气内伏的基础是脾肾亏虚,病邪以湿热之邪为重,日久迁延,兼瘀难愈,一经引动即发病.从伏邪理论治疗本病,重视伏邪的根除及正气的培固,临床上应用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张仲景使用桂芍配伍的规律,故筛选出经方中以此药对为主药[1](即在方剂中起到君或臣作用的药物)的27首方剂,依次分析各方治疗的病症、桂芍用量比例、加入的其他主药,得出该药对的主要功效: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温经通脉、养血和血,温脾阳、敛阴、缓急止痛;用量比例在外感证、血证及其他杂病中多等量应用,在脾胃病中芍药用量均倍于桂枝;加入其他主药为与桂枝和(或)芍药药性、功用相近的药物,或根据主要兼证添加的药物如麻黄、葛根、当归、吴茱萸、牡丹皮、细辛等。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伤寒论》脉诊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脉之长短、脉之大小、脉之阴阳三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