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经、精神因素对儿科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时期是人生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阶段 ,身体正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之中。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组织是人类精神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物质基础。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 ,功能也不够完善和稳定 ,精神心理状态易受到周围环境、家庭、学校或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近 2 0年来我国独生子女明显增多 ,对各种情况变化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因此与成人相比较易发生心理行为障碍。神经、精神因素不仅对许多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且还可以作为主要的致病因素引起一些疾病。众所周知 ,在儿科临床上一些较常见的疾病如儿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现小儿心室间歇预激并不少见,其心电图表现形式复杂、多变,易被漏诊或误诊。为探讨小儿心室间歇预激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对我科近年收治的10例间歇预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男∶女为2?..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41例临床诊治和预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110001)吴伟,张乾忠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医院儿科钟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小儿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本文对我科近二十年收治的141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4.
小儿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张乾忠,白玉兰,刘长金,张秋燕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FascicularVentriculartachycardia)是一种少见的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所谓“分支性”是指引发室性心...  相似文献   
5.
在儿科临床上.有时可见到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部分重症病例合并心包积液,使病情更加复杂,给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例患儿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46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6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的临床分型、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以心包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经手术证实的51例PDA的临床资料,探讨超声检查对其的诊断价值。本组病例二维超声显象检查45例,发现肺动脉分叉部和降主动脉之间有“暗区沟通”征象32例(71.1%);进行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33例,见到以舒张期为主的双期湍流频谱31例(93.9%)。与手术结果对照,两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均为100%。并指出二维超声显象未见“暗区沟通”征象不能完全除外PDA。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相结合可减少PDA诊断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分析了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超声心动图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110001)王巍,张乾忠辽源矿务局职工医院儿科(136201)于桂菊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有时出血量较大,需紧急处理,成为儿科急症之一。我院于1988年9月至1994年1月共收...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的常见类型、在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依照我国现行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990-2007年收治的病例进行筛查、核准,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者137例(占93.2%),其中伴有s-T段、T波改变者25例,仅有S-T段、T波改变者10例(占6.8%).在心律失常中过早搏动91例(室性早搏55例,房性早搏31例,交界性早搏5例);异位性心动过速及房室颤动13例;传导阻滞44例(房室传导阻滞29例,束支传导阻滞14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律失常22例.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过早搏动、传导阻滞)最常见,少部分病例可仅有S-T段、T波改变;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出现异位性心动过速和(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显著的S-T段、T波改变多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