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筛选柚寄生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扩张法对柚寄生萃取部位进行抗炎作用研究,筛选出其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结果:柚寄生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均对小鼠耳廓肿胀以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或P<0.05)。结论:柚寄生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是其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判断阳桃叶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方法:通过试管反应法和滤纸反应法,对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酸水提取液及石油醚提取液分别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验,通过与多种试剂反应,观察反应现象。结果:阳桃叶可能含有糖、皂苷、有机酸、黄酮、挥发油、鞣质及酚类成分。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阳桃叶的活性成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寄主分别为桂花树和相思树的桑寄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SFE-CO2)提取桑寄生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 桂花树寄生挥发油分离鉴定25个化合物,占总量的51.23%,主要成分是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香豆素、十五烷等;相思树寄生挥发油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占总量的53.94%,主要化学成分是2,4-二叔丁基苯酚、反式薄荷酮等.结论 两种不同寄主桑寄生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寄主来源为柚子的桑寄生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寄主来源为柚子的桑寄生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 GC - 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物中获得101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65个成分,已鉴定出的成分的相对含量占流出峰总面积的65.71%,从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提取物中共获得69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29个成分,已鉴定出的成分的相对含量占流出峰总面积的52.75%.结论 用水蒸气蒸馏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性成分有明显差异,该研究可为揭示桑寄生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药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研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增加先导化合物的必由之路,是建立和完善天然药物质量评价标准的关键环节,是阐明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探索其防病治病机理的基础内容,是改进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的重要方法。它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必不可少,是古老的用药传统与现代化学技术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杨桃叶、果实和根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石油醚回流提取法获取杨桃不同部位的脂溶性成分,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化学组成。结果:从杨桃叶中鉴定了11个化合物,萜类成分相对含量最高(58.55%),从果实中鉴定了31个化合物,脂肪族成分相对含量最高(72.67%),从根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芳香族成分相对含量最高(31.59%);叶和果实共有成分有壬醛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叶和根共有成分为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果实和根共有成分有十四烷、十七烷、十八烷和二十二烷。结论:杨桃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杨桃的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了更多化学信息,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杨桃资源。  相似文献   
7.
壮药龙骨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汝梅  曹敏  廖彭莹  韦建华 《中草药》2013,44(16):2195-2199
目的 研究壮药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龙骨风95%乙醇和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北贯众醇-30-O-β-D-吡喃木糖苷(1)、海松酸(2)、9α-羟基-1β甲氧基石竹烷醇(3)、6β-羟基-24-乙基-胆甾-4-烯-3-酮(4)、十六烷酸甘油酯(5)、丁香烷二醇(6)、decumbic acid (7)、正二十四烷(8)、对香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反式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桫椤诺生A (11)、原儿茶醛(12)、原儿茶酸(13)、豆甾烷-3,6-二酮(14)、β-谷甾醇(15)和胡萝卜苷(1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骨风新苷A,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阳桃叶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阳桃叶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阳桃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5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24个化学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72.00%。结论:阳桃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脂肪烷烃类及萜类。  相似文献   
9.
水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法和Sephadex LH-20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显色反应和波谱分析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水龙中获得了9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棕榈酸(hexadecanoic acid,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白桦脂酸(bentulinic acid,Ⅲ)、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Ⅳ)、熊果酸(ursolic acid,Ⅴ)、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e,Ⅵ)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Ⅶ)。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柚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柚寄生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物中获得97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9个成分,已鉴定出的成分的相对含量之和占流出峰总面积的68.44%,从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提取物中共获得65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6个成分,已鉴定出的成分的相对含量之和占流出峰总面积的79.64%.结论 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性成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