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风疹流行现状,为制定本市风疹预防控制措施和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疾病监测麻疹专报系统收集的2019年呼和浩特市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通过麻疹专报全年共报告风疹确诊病例170例,风疹报告发病率为5.67/10 万。其中,最小发病年龄1岁,最大发病年龄32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2~23岁,占总病例数的的89.4%。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6.4%。结论:呼和浩特市风疹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应在做好风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加强大中专入学新生风疹成份疫苗的补种和大中专院校的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呼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方法 2009 - 2019年每年在全市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2009 - 2019年共检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3 564份,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3.8%,不同年份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898,P<0.001)。从年龄组看,麻疹抗体阳性率最低为8月龄~,阳性率为89.4%;其次是≥30岁,阳性率为89.8%;麻疹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8 月龄~,阳性率达到100.0%,不同年龄人群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460,P<0.001)。不同性别间抗体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20,P = 0.186)。不同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391 P<0.001)。城区和农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51,P = 0.835)。结论 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但8月龄~和≥3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低,建议提高8月龄婴儿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的及时率, 同时根据疫情态势对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大中专新生、新兵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麻疹成分疫苗的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l)和甲基-CPG-结合蛋白2(MecP2)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74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I)患者52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一Ⅲ)患者60例和宫颈炎(CI)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全部对象人口学特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生殖因素等相关资料同时,检测DNMTl和MeCP2蛋白(Western blot法)和mRNA(real-time PCR法)的相对表达量。采用SPSS 17.0分析软件,计算相关资料的t检验、X2检验、因素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指标(0R值及其95%CI)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DNMTl和MeCP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H=94.33,PF=21.580,P<0.001),DNMTl和MeCP2 mRNA的表达水平亦逐渐增高(F=4.758,P=0.003;F=7。804,Pr=0.287,P<0.001)和mRNA(r=0.179,P=0.005)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交互作用分析显示,DNMTl与MeCP2蛋白和mRNA高表达在SCC组和CINl/-Ⅲ组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DNMTl及MeCP2高表达可增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两者在C1N II-Ⅲ组和SCC组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哺乳期BDE-153暴露对大鼠成年后大脑皮质胆碱能系统关键酶的活力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出生第4天的雄性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溶剂对照(橄榄油)组和低(1 mg/kg)、中(5 mg/kg)、高剂量(10 mg/kg)BDE-153染毒组,每组10只.在仔鼠出生第10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叶酸对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DNA甲基化、mRNA与蛋白表达以及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取体外细胞实验方法,对两种宫颈癌细胞C33A(HPV阴性)与CaSk(iHPV16阳性)进行不同浓度叶酸干预,用活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测定FHIT基因启动子区CpG 甲基化状态,利用 Western blot 和 Real-time PCR 方法分别检测 FHIT 基因蛋白和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叶酸对两种宫颈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随着叶酸浓度增加,抑制增殖率逐渐上升(C33A:r=0.98,P<0.001;CaSki:r=0.98,P<0.001),细胞凋亡率升高(C33A:r=0.98,P<0.001;CaSki:r=0.99,P<0.001)。C33A与CaSki两种细胞在叶酸浓度为1 μg/ml和10 μg/ml时均呈现FHIT基因DNA甲基化阳性,100 μg/ml和250 μg/ml显示为部分阳性,500 μg/ml和1 000 μg/ml时均呈甲基化阴性。不同叶酸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胞FHIT 基因的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叶酸浓度的升高,FHIT mRNA(C33A:r=0.96,P<0.001;CaSki:r=0.94,P<0.001)及蛋白(C33A:r=0.96,P<0.001;CaSki:r=0.97,P<0.001)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较高浓度叶酸可降低 FHIT 抑癌基因的 DNA 甲基化水平,逆转其在转录和功能水平的异常表达,对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