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探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通过Ualcan及TIMER 2.0数据库分析SRPK1 mRNA在肝细胞癌(LIHC)与正常样本、配对癌旁样本之间的表达差异,与生存时间、临床分期、病理分期、TP53变异、人种、性别、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用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验证SRPK1蛋白在LIHC组织及正常对照间的表达差异。构建SRPK1过表达及抑表达的HepG2细胞,并根据SRPK1表达差异分为SRPK1组及对照的Vector组,shRNA组及对照的Scramble组。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株SRPK1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EMT分子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核浆蛋白分离比较细胞β-catenin入核程度的变化。GEPIA2数据库分析在LIHC组织中SRPK1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Twist、MYC、MMP9的相关性,Real-time PCR验证SRPK1对Twist、MYC、MMP 9表达的影响。结果 SRPK1表达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配对癌旁样本(P<0.05),随疾病分期及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高表达SRPK1组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35),LIHC患者TP53突变组SRPK1表达高于非突变组(P<0.05),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间无差别(P>0.05)。SRPK1过表达HepG2细胞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增加(P<0.05);抑表达细胞E-cadherin增加,Vimentin下降(P<0.05)。SRPK1在LIHC组织中分别与Twist、MYC、MMP9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SRPK1过表达细胞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加(P<0.05),Twist、MYC、MMP9表达增加(P<0.05);反之,抑表达细胞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下降(P<0.05),Twist、MYC、MMP9表达减少(P<0.05)。结论 SRPK1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HepG2细胞EMT活化  相似文献   
2.
肖绮雯  石永杰  周强  黄思聪  康嘉乐  嘉红云  彭永正 《西部医学》2022,34(12):1729-1735+1742
研究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肝癌细胞株HepG2肿瘤干性的作用。方法 从GEPIA2数据库获得TCGA中关于肝细胞肝癌(LIHC)的数据,分析SRPK1表达在癌组织及正常样本的差异,以及与患者生存时间、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 TIMER数据库分析 SRPK1表达与肝癌组织中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构建SRPK1过表达和抑表达的HepG2稳转细胞株,并根据SRPK1表达差异分为SRPK1组及对照的Vector组,shRNA组及对照的Scramble组,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株SRPK1的蛋白水平。体外成球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成球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侧群(SP)细胞在细胞群中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细胞肿瘤干性标记物Nanog、Oct4、CD133及Bmi1的 mRNA水平。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预测SRPK1与Wnt/β-catenin通路的相关程度。结果 SRPK1表达在LIHC患者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在患者各个分期中表达有差异(P<0.05),高表达SRPK1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SRPK1患者(P<0.05),肝癌组织中SRPK1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细胞的浸润水平均相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RPK1组SRPK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Vector组(P<0.01),shRNA组则低于Scramble组(P<0.01)。SRPK1组肿瘤细胞成球率(SFE)、SP细胞比例、Nanog、Oct4、CD133及Bmi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Vector组(P<0.05),shRNA组低于Scramble组(P<0.05)。GSEA结果显示LIHC中SRPK1高表达与Wnt/β catenin通路活化正相关(P<0.05)。 结论 SRPK1促进HepG2细胞肿瘤干性的获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龙鑫LX-80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一体机)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性能进行评价,并对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进行验证。方法根据《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标准》的要求,选取临床451份尿液标本,执行7个参数的性能评价:检出限、重复性、识别率、稳定性、携带污染率、线性回归分析、可报告线性范围。结果 LX-8000对红细胞(RBC)浓度5个/微升的样品检出率为90%;重复性:对RBC浓度50个/微升的样品进行检测其变异系数(CV)为24%,对200个/微升的样品进行检测其CV为11%;识别率:对RBC、白细胞(WBC)、管型的检测其符合率分别为82.4%、80%、10.5%;假阴性率为4%;稳定性:开机8h内,对RBC(浓度200个/微升)进行重复性测定其CV<15%;RBC、WBC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15%、0.026%;RBC、WBC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 8、0.998 9;可报告线性范围为2~15 000个/微升。结论 LX-8000尿液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性能良好,主要指标检测的结果符合行业标准,可用于临床尿液分析的初筛,但必要时需进行人工镜检复核,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为探究铁摄取相关基因iucA在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致病中的作用,利用UPEC模式菌株CFT073,通过 λRed同源重组方法构建iucA基因缺失株ΔiucA,同时构建回补株C-iucA.方法 测定A600绘制CFT073、ΔiucA和C-iucA菌株在LB液体培养基和无菌尿液中的增殖曲线.比较CFT0...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作为血小板活化特异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受试者分3组,其中健康对照组100例,心肌梗死组63例,脑梗死组54例,采用Sysmex 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静脉血MPV、PDW进行测定。同时随机抽取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00例,在采血后1、2、3和4h分别检测静脉血MPV和PDW。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脑梗死组的MPV、PDW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血后进行不同时间检测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MPV增加,PDW降低。结论在血栓性疾病中MPV、PDW呈增大趋势;MPV联合PDW检测可作为血栓性疾病病情监测与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