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自拟降脂方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酶及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的酒精性脂肪肝9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降脂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脂、血清酶及脂质过氧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血清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二醛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自拟降脂方能明显降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G、TC及血清酶指标,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3.
结肠镜诊治术后穿孔37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文献报道的有确切资料的37例结肠镜诊治术后穿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提示:结肠镜诊治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是穿孔的最早、最明显的症状;经验不足和操作粗暴是造成肠穿孔的主要原因;钢制硬质的乙状结肠镜应逐渐被淘汰;诊断性结肠镜检查穿孔常发生在乙状结肠及其移行部;治疗应强调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视肠道内存在的原发疾病的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4.
胃液及血清CA724,CA199和CEA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胃液及血清CA724,CA199和CEA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及其与良性胃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胃癌、良性胃疾病患者胃液、血清中CA724,CA199和CEA浓度.结果 胃癌患者胃液及血清中CEA,CA199和CA724阳性率与胃良性疾病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标本、三个项目联合检测敏感度为78.6%,显著高于单项、血清标本联合、胃液标本联合检测(P<0.05);两种标本、三个项目联合检测时,2项(69.0%)、3项(95.2%)、5项(100.0%)同时阳性,特异度高于1项阳性(44.2%).结论 胃液及血清CA724,CA199和CEA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利用多项目同时阳性可增加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液CEA、CA199、CA724单项检测或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胃癌、良性胃疾病患者胃液中CA724、CA199、CEA浓度.结果 胃癌患者胃液中CEA、CA199、CA724阳性率分别为35.7%、50.0%、50.0%,CEA、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7.1%,C...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血清CA724、CA199、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胃癌诊断及与良性胃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胃癌、胃炎、胃溃疡患者血清CA724、CA199、CEA。结果胃炎、胃溃疡患者血清CA724、CA199、CEA无统计学差异,良性胃疾病患者阳性率分别为26.4%、5.6%、12.5%;胃癌患者阳性率分别为50.0%、25.0%、33.3%,CA724、CEA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6.7%。结论血清CA724、CA199、CEA或CA724、CEA两项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良恶性胃疾病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聚桂醇与组织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消化科确诊GV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研究组采用聚桂醇与组织黏合剂于内镜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组织胶联合内镜治疗,分别于1、3、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治疗前后静脉曲张的缓解情况,组织胶排出情况和局部增生状况,分析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90.6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和84.37%,对照组分别为71.87%和56.2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近期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止血成功率、远期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显著,对照组患者改善效果不明显或加重,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聚桂醇与组织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具有止血成功率高,静脉曲张改善显著,降低远期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肖良  庞红全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51-325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将7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治疗及心理、饮食、药物护理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科治愈66例(94.28%),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6.72%),1例患者死亡(1.44%).结论:积极正确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红全  王晓  刘红利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01-290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ccreatitis,SAP)内科综合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30例S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7例治愈(90.0%),2例死亡(6.7%),1例转外科,平均住院42天。结论:SAP采用个体化内科综合治疗方案,能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外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判断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10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片,分析AP时胸膜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CT征象。结果108例AP患者中,68例(63.0%)显示胸部并发症。其中30例显示双侧或一侧胸膜增厚(27.8%);36例(33.3%)合并胸腔积液;28例合并胸膜增厚及胸水(25.9%)。结论AP时胸水及肺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CT征象是判断AP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