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3.
对于消化道急性中毒患者,快速成功置入胃管洗胃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手段.由于置胃管时对咽喉的刺激及个体对刺激的敏感,不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也常导致患者对置胃管产生恐惧心理,造成置管困难,甚至失败.为了快速准确置入胃管,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们选择在咽喉部麻醉后再置入胃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消毒质量对降低胃肠镜室医院感染率的影响,为临床内镜消毒工作的开展予以合理的指导。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及《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胃肠镜室进行整改,并对整改前后胃肠镜室内胃肠镜及相关物品与环境采样检测,分析整改前后于医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整改后消毒与诊疗分室、专人消毒、消毒人员培训、使用防护用具方面有了较大改善(P<0.05),合格率从原来的56.9%、64.6%、20.0%、27.7%均提升至100.0%;整改后内镜室胃肠镜、其他辅助器械、消毒液、清洗用水、无菌水、消毒槽、空气的消毒合格率显著提高,整改后除空气合格率为93.3%外,其余均>95.0%,其中消毒槽与清洗用水最显著(P<0.05);整改后内镜室消毒槽的大肠菌群及其他细菌的检测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合格率从原有的81.7%、88.3%、91.7%均提升至100.0%;整改后患者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至2.0%(P<0.05)。结论内镜消毒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由于整改后内镜消毒质量的大幅提高,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安全性和并发症等。方法经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病人38例(共39个病灶),内镜下用圈套器剥离肿瘤顶部的黏膜,暴露出部分肿瘤,用钩刀、针刀或绝缘刀分离肿瘤的周围组织,再从肿瘤的底部分离。结果 38例病人(39个病灶)全部一次性切除成功,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0-125min,手术中及手术后无出血、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病理结果:平滑肌瘤30例、脂肪瘤5例及间质瘤3例。手术后3个月复查内镜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治疗上消道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总结手术操作过程和护理配合要领.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治疗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结果 24例患者顺利完成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2~4周后复查胃镜,19例患者可见曲张静脉变硬、无再出血情况,5例患者可见栓塞静脉表面溃疡、排胶情况,1例患者3d后出现脾栓塞.结论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三明治夹心法”分层快速推注法,配合娴熟的注射技术及医护的默契合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比较,优点为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1 cm)、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降低病灶的残留率、术后再发率低[1-6].  相似文献   
10.
王伟  庞华兰 《山东医药》2008,48(22):28-28
我院自2005年1月开展了无痛内镜技术,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诊疗成功率。现将对其手术的配合与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3-90岁、平均47岁。单纯检查28例,手术62例,其中食管狭窄扩张术12例,食管、胃黏膜下肿物电切术19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ST+乳头切开取石(ERCR+EST+取石术)26例,ERCR+EST+取虫术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