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病的立体定向技术和多靶点组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立体定向下经CT、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核团定位,对16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杏仁核、内侧隔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多种精神病评定量表在术后6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依据减分率标准,160例中,显著进步84例,进步70例,无变化6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双侧多靶点联合损毁对难治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立体定向下经CT、电阻抗和微电极电生理核团定位,对21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杏仁核、内侧隔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术后6个月,应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阳性和阴性综合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依据减分率标准,210例患者中,显著进步160例,进步42例,无变化8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设计和亚核团的准确定位,对提高难治性精神病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位多靶点联合损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8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双侧多靶点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8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进行颅内选择性双侧多靶点毁损治疗。结果:83例患者术后随访恢复20例,占24.1%;显著进步41例,占49.4%;进步14例,占16.9%;无变化8例,占9.6%;总有效率为90.4%。BPRS评分术前明显高于术后(P<0.05)。MMSE评定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立体定位多靶点联合损毁治疗可安全、有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根据患者个体症状决定相应的多靶点组合,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的78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回访超过5年的30例患者设立非手术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对远期预后进行评定。结果:长期随访,手术组与非手术组BPRS中的激活因子分、PANSS中的攻击危险性和偏执/好斗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余各项评分及SDSS和ADL评分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易激惹、攻击危险性、偏执/好斗等症状群具有确切的远期疗效,对患者的社会和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导向、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薄层扫描对肿瘤进行定位,10mm钻头同侧额部钻孔,肿瘤中心部位快速活检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置入射频针进行多靶点射频热凝治疗。结果:12例丘脑基底节区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接受治疗,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肿瘤缩小。结论: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疗效理想,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