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手术后黏膜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用肛门电刺激仪检测肛周肌肉发育及分布情况,如果肛周部分肌肉发育不良或缺损,修补外括约肌,将外括约肌包绕直肠缝合;如果肛周刺激全无收缩,须行尾路切开,找出肛门直肠括约肌环,将直肠包绕,再将肛门处外翻黏膜切除.结果手术治疗肛门直肠术后黏膜外翻患儿25例,术后再无黏膜外翻,无污染内裤现象.结论手术治疗小儿直肠黏膜时要用肛门电刺激仪检测肛周括约肌的发育及分布情况,对于肛门括约肌不完整的必须进行修补,不能单纯采用外翻黏膜切除及扩肛,否则会再次出现黏膜外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在罕见儿童疝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11例罕见疝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7例,女性患儿4例,年龄1~12岁。其中腹股沟滑疝5例,腹股沟直疝5例及股疝1例。 结果本组患儿均经脐单部位完成,手术时间20~39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均术后第2天出院。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发生。 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罕见小儿疝安全、微创、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的体会(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2005-01~2006-12间收治术后复发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复发的原因。结果复发的5例患儿进行再次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术中疝囊结扎位置低、结扎不牢固等为主观因素,外环口比较大、疝囊后壁向上延续的后腹膜松弛为客观因素。准确高位结扎疝囊是关键,缩小内环或外环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腹腔镜对1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行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6min,无手术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甲状舌骨囊肿及瘘管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简单,可引起反复感染,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不彻底可复发。山西省儿童医院近年来收治甲状舌骨囊肿及瘘管4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两种手术方式的技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随机选取腹股沟斜疝患儿76例,应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技术要点、难易度及疗效。结果:患儿均用腹腔镜完成手术。直接缝合53例,手术时间10~30min,1例术后发生鞘膜积液。导引针缝合23例,手术时间5~30min,无复发病例。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均有效。直接缝合更适于疝囊较大的患儿,导引针缝合更适于疝囊较小的患儿。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根治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效果. 方法 选择2005-09~2009-04收治25例胆总管囊肿患儿,其中,14例行传统的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手术,11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中均行胆囊造影,了解胆总管扩张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肝内胆管及胰腺管畸形.同时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结果 14例传统方法 的手术时间为1.5-3 h.无并发症者术后7-9 d出院.术后3例出现吻合口漏,经再次手术后痊愈.11例腹腔镜手术中,10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漏,故开腹再次吻合,术后7 d痊愈出院.手术时间4.5-6.5 h.无并发症者术后6-8 d出院. 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手术效果可靠,对患儿打击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细菌移位及机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定性检测细菌共有的16 SrRNA和大肠杆菌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BG;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Bcl-2、Bax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全血16SrRNA、大肠杆菌BG未检出,空气灌肠复位组16SrRNA阳性率30%,BG阳性率20%;手术复位组16SrRNA阳性率50%,BG阳性率60%,肠系膜淋巴结培养阳性率为50%;肠坏死肠切除组16SrRNA阳性率60%,BG阳性率70%,肠系膜淋巴结培养阳性率为60%;与对照组相比,肠套叠手术组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比值变小.结论 小儿急性肠套叠应用PCR技术早期可诊断细菌移位,而肠套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Bcl-2、Bax蛋白表达,是引起肠黏膜细胞凋亡最终发生细菌移位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8例不同年龄组男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和22例正常对照组男性小儿血清HGF、CGRP浓度。结果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血清HGF、CGRP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年龄〈1岁组血清HGF、CGRP水平最低(P〈0.05),1岁≤年龄〈3岁组和3岁≤年龄≤6岁组血清HGF、CG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GF、CGRP参与小儿腹股沟斜疝发病过程且二者浓度与年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