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及时准确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2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中以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83.2%)最为常见,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占76.0%,二者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0.4%;不明原因的晕厥占21.6%,三者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2.8%。结论:"三个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和晕厥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合危险因素,可减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2级及3级患者共65例,分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病程12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AP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血溏(FBS),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分析药物对APN的影响。结果 (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组APN治疗前(1.95±0.88)μg/mL,上升至治疗后(4.27±3.2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厄贝沙坦具有升高APN的作用,提示厄贝沙坦可能通过增加APN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来达到一定的降压效果的。  相似文献   
3.
当归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4.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inglephotonemissioncom putedtomography ,SPECT)是一种能显示体内放射性核素立体分布图象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 ,其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能较准确的确定心肌缺血的部位及范围。这种显示心脏生理、病理和生化功能与代谢过程的检查方法愈来愈受到临床的重视。核素心脏检查可以提供心肌血流灌注、左心功能和心肌代谢活性等信息而成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估计预后、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方法。现将SPECT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作简要综述。1 冠心病、心绞痛 (心肌…  相似文献   
5.
嗜铬细胞瘤的131I-MIBG显像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131I-间位碘卞胍(^131I-MIBG)显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21例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B超、CT、尿香草基杏仁酸(VMA)和^131I-MIBG显像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B超、CT、尿VMA对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分别为81%、90.5%和68.4%,^131I-MIBG显像对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达100%,^131I-MIBG显像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 CA)前后QT离散度 (QTd)变化的临床意义。对老年AMI患者、老年和非老年健康者各 40例进行QTd分析 ,同时对 3 1例老年AMI患者PTCA前后QTd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AMI患者QTd均显著大于老年和非老年健康者 (P <0 .0 1)。老年AMI患者PTCA后QTd显著缩小 (P <0 .0 1)。结论 :QTd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 ,对评价心肌再灌注状态、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可否作为一种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指标.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9,并同时检测LDL-C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并与CRP、MMP-9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CRP及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组(均P<0.05),而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CS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积分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组(P<0.05),后2组间病变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间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CS组CRP及MMP-9水平均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病变形态积分有明显相关性(P<0.05).⑤ACS组CRP与MMP-9间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CRP、MMP-9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联合检测血清CRP、MMP-9水平,可以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以及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对59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分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然后进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及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结果 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45.2%、82.1%,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9%、39.3%。二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0.3%。结论 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较高,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较好,二者联合可使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大蒜素对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探讨大蒜素在离子通道水平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钠通道的影响。结果: (1)快钠通道电流:大蒜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Na呈电压依赖性和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2)大蒜素对INa电流密度-电压关系(I-V)曲线的影响:给药前INa电流密度在膜电位-40 mV达到最大峰值为(-13.41±6.95)pA/pF;在500 μmol/L灌流法给药后,电流密度最大峰值为(-8.53±3.70)pA/pF,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少约48%。给药前后电流密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3)大蒜素对INa激活-失活曲线的影响:在大蒜素500 μmol/L灌流法给药后,激活曲线显示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为(-44.72±15.61) mV vs (-45.66±17.86)mV,斜率因子为-2.7±0.8 vs -2.2±0.7,给药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失活曲线显示大蒜素使失活曲线向负电位方向变化,差异显著;半数失活电压为(-88.61±9.60) mV vs(-103.03±8.90) mV(P<0.01),斜率因子为-7.85±0.88 vs -7.55±2.75(P>0.05)。结论: 大蒜素可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地抑制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给药后I-V曲线上移,显著减少电流密度;其对失活曲线有明显影响,提示大蒜素主要作用于钠通道的失活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以及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59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分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然后进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及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结果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45.2%、82.1%,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9%、39.3%、.二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0.3%.结论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较高,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较好,二者联合可使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