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大类风湿性疾病的总称,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RP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法将55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分为单纯机械洁刮治的对照组与机械洁刮治联合药物治疗的试验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查记录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CAL)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3个月后BOP阳性率、PD、CA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AL、BOP、P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P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短期效果显著优于单纯SRP治疗,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或抗环瓜氨酸化多肽(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阳性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共纳入200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PsA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银屑病关节炎的分类诊断标准》或《Moll和Wright标准》,并进行了RF及抗CCP抗体检测,根据血清中是否检测到抗CCP抗体或RF将所有患者分为抗CCP抗体或RF阳性组15例、抗CCP抗体或RF阴性组62例;根据血清中是否检测到抗CCP抗体将所有患者分为抗CCP抗体阳性组7例、抗CCP抗体阴性组7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比较RF或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Ps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单独比较了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Ps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77例患者中,RF或抗CCP抗体阳性者15例,其中仅RF阳性者8例,仅抗CCP抗体阳性者2例,两者均为阳性者5例。RF或抗CCP抗体阳性组PsA患者年龄较阴性组大[(58.2±14.8)岁 vs.(46.69±12.27)岁,P=0.002],更易出现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受累。抗CCP抗体阳性组PsA患者较阴性组年龄大[(62.43±14.34)岁vs.(47.59±12.75)岁,P=0.005],RF阳性率高,血纤维蛋白原水平高。抗CCP抗体阳性组PsA患者均为多关节炎,阴性组患者中有68.6%的患者为多关节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或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以及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组PsA患者在腊肠指/趾表现、关节骨质破坏、指/趾甲改变、附着点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分PsA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RF或抗CCP抗体;RF或抗CCP抗体阳性PsA患者更易出现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受累,年龄更大;抗CCP抗体阳性PsA患者年龄更大,RF阳性率、纤维蛋白原水平高。  相似文献   
4.
汪涌  徐燕  陈莹  赵兵  巩丹丹 《口腔医学研究》2013,(12):1171-1173,1178
目的:评价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根面处理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例患者的26颗Ⅱ。根分叉病变磨牙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14颗患牙施行常规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术(Bio~OSS骨粉+生物膜);实验组12颗患牙是在对照组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先用盐酸米诺环素处理根面1min,生理盐水冲洗后,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骨粉混合植入根分叉区,覆盖生物膜。比较两组患牙根分叉病变位点处的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D)、水平探诊深度(HPD)和骨密度(BMD)3项指标。观察时间为术前(基线)、术后3个月和6个月。结果:术后两组患牙根分叉病变位点处的PD、HPD和BMD3项指标均较基线时有明显改善(P%0.01),且实验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根面处理能够促进常规牙周再生性手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下的护理方法在预防ICU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收治的98例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4R危机管理理论下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大便性状[采用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T)]、干预前后发生失禁性皮炎风险程度[采用会阴皮肤状况评估工具(PAT)]、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结:实验组大便性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PAT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实验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和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4R危机管理理论下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ICU危重患者的大便性状,降低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风险及失禁性皮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