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通过对比第四次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物种变化情况发现,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新增了22科309属2072种,其中包括新分布种37种;消失或未调查到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87种,隶属于87科158属。探究了时隔40年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物种变化的成因,表明此次普查从技术方法、仪器设备、人员组织、调查范围、顶层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提升,使本次普查药用植物资源物种数大幅增长;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物种分布区狭小,或处于濒危状态,或生在悬崖峭壁。这是导致部分物种漏采漏查或未调查到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物种变化情况,为该省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大量的馆藏标本记录和文献资料,对甘肃省现代植物分类学工作(包括专科、专属研究,新类群研究,新纪录研究及经济植物资源调查等方面)做了全面的整理和统计,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和回顾,为查明和研究甘肃植物资源本底、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甘肃省党参种植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甘肃省大宗药材合理种植、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甘肃省党参的种质资源现状、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养护贮藏和市场销售等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和农户走访,对调查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党参资源存在种质、品质参差不齐,种子、种苗的前期投入成本逐年攀高,田间管理措施少,养护贮存措施粗放,党参市场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盲目扩大等问题。建议做好党参适宜性生产区划,规范党参种质来源和质量,进一步对农户进行规范化栽培的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和运输的培训和监督;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国家中药资源野外动态监测站对党参进行及时的动态监测分析,对党参的种植和生产做出市场预判和决策依据;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形成规范化的党参种植生产链条。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别甘草(Gycyrrhiza wralense Fisch野生)种子和它的2种混淆品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tlicus(Bge.)Hsiao家种)种子及苦豆子(Sophora lohpecuroide L.野生)种子。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蛋白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3种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电泳图谱法可以用于甘草种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鸢尾根茎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用传统方法对药材性状进行鉴别;用徒手切片法对其根茎进行切片并观察;粉末显微特征观察;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理化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鸢尾根茎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以及分析了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鸢尾根茎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适用于中麻黄的简单重复序列区间.聚合酶链反应(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凝胶成像系统下特异谱带特征为评价指标,以Mg2+、dNTPs、TaqDNA聚合酶、引物和DNA模板为考察因素,采用L16(4^5)正交试验优选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反应体系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中麻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p1)为30ngDNA模板、0.25mmol/LdNTPs、2.0mmol/LMg2+(10xPCRBuffer)、0.4μmol/LISSR引物、1.5UTaqDNA聚合酶;并筛选出了12条ISSR-PCR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结论:所建中麻黄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10份中麻黄材料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中麻黄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党参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广泛收集产自甘肃省渭源县、漳县、岷县、宕昌县、陇西县等地党参种苗30份,测定其根长、根粗、单根重,然后K聚类分析,依据聚类结果将种苗划分为3个等级,以不同等级为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等级党参种苗与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关系,为制定党参种苗质量标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一级苗出苗最快,产量最高,且显著的高于二级苗和三级苗(P0.05);一级苗炔苷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三级苗(P0.05);三级苗多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二级苗和一级苗(P0.05)。因此从党参药材产量、质量及投入成本综合分析,党参移栽应选择根长15.6 cm,根粗2.7 mm,单根重0.56 g的种苗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探究不同产地甘松化学成分差异,评价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甘松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甘肃、青海、四川16批次甘松的指纹图谱,并对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16批次甘松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到60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绿原酸、丁香酸、蒙花苷、甘松新酮、马兜铃酮5个色谱峰,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943~0.999。16批次甘松样品中绿原酸、丁香酸、蒙花苷、甘松新酮、马兜铃酮含量测定变化范围分别为1.046 5~4.975 3、0.028 4~0.108 7、0.016 7~0.157 4、7.442 1~37.869 1、0.673 7~4.306 5 mg/g,5种成分在不同产地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HCA将16批次甘松分为3类;PCA得不同批次甘松质量差异较大;经OPLS-DA筛选出了绿原酸、丁香酸、甘松新酮、马兜铃酮等31个差异成分。指纹图谱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4、S7、S10甘松样本质量较好。结论 确定了绿原酸、丁香酸、甘松新酮、马兜铃酮4种指标成分作为评价甘松质量差异的潜在标志性成分,建立的甘松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甘松药材的质量控制、综合评价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