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硝唑注射液致暂时性视力障碍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是口腔科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从文献中未查到甲硝唑致暂时性视力障碍的报导,现有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28岁,于2005年9月27日因右下后牙痛2 d就诊。诊断为“智齿冠周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 注射用青霉素钠960万单位静滴,1次/d,1 h/次; 续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1 h/次。青霉素滴完更换甲硝唑5 s后,患者出现视力障碍。表现为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门诊2007~2008年根管治疗失败41例共42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42颗填充失败患牙中差填27颗(64.29%),超填6颗(14.29%),恰填9颗(21.43%)。前牙6颗(14.29%),前磨牙13颗(30.95%),磨牙23颗(54.76%)。根管治疗前健康牙髓2颗(4.76%),牙髓炎11颗(26.19%),根尖周炎29颗(69.05%)。结论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不完善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患牙的根管解剖形态及患牙原有病变与根管治疗失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膦酸盐对大鼠腭中缝快速扩开后骨缝重建的影响。方法将7周龄雄性wisrar大鼠4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4只,所有大鼠均进行快速上颌扩大1周,再保持4周时,对照组不给药,实验一组双膦酸盐灌胃2周,实验二组双膦酸盐灌胃4周,保持结束后拆除所有大鼠的保持器,并且处死各组的一半大鼠,其余的大鼠复发4周,结束时再全部处死。测量每个实验步骤结束时腭中缝的宽度。所有大鼠取材后制做脱钙骨切片,光镜下观察计算各组大鼠扩弓后的复发率及破骨细胞数量。结果对照组腭中缝处破骨细胞数量及扩弓后腭中缝复发率明显高于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结论大鼠上颌快速扩大后机械保持配合使用双膦酸盐能减少腭中缝处破骨细胞的数量,抑制新生骨质吸收,减少扩弓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龋病的预防是口腔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寻找最佳的防龋措施一直是口腔科医生关注的课题,本院口腔科采取窝沟封闭和氟保护漆预防六龄齿窝沟龋200颗,并实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预防窝沟龋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本研究采用一种评价X线片上根尖周状况的根尖周指数,结合临床复查,分别观察了2组采用根管治疗和牙髓塑化治疗的老年慢性极尖周炎的疗效情况,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从1990年~2002年本院口腔科门诊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复方氯已定含漱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合使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选择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含漱液,对照组给予碘甘油局部涂擦,分组观察。2组均治疗至溃疡愈合或2周止。结果:试验组患者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3.52±1.29天,对照组7.58±2.0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复方氯已定含漱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合使用对口腔溃疡创面具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应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高春德  崔学路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099-209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01~2008-01,选择112例因外伤致前牙冠折露髓的患者。其中男性69人,女性43人,年龄18~50岁,共计112颗患牙,患牙受伤至就诊间隔时间为1~7d,牙髓均尚有一定活力且牙根已发育完成者。将患牙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共58颗,切牙31颗,侧切牙27颗,对照组共54颗,切牙33颗,侧切牙21颗。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充法治疗患牙,对照组采用分次根充法治疗患牙。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微波对生物的热效应,使鼻腔动脉出血点迅速凝固结痂止血.方法 采用WB-100型微波治疗机,在2001-2006年间,对480例鼻腔动脉出血病人进行治疗,病人取坐位,表面麻醉,选用微波输出功率为30-40瓦,辐射探头准确贴近出血点,踏下脚踏开关,作用时间1-2秒,最长不超过3秒,反复几次可使血管结痂,出血停止.结果 480例患者中470例一次性治愈,10例经再次治疗后出血停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讨论鼻腔动脉出血,出血量多,比较急,以往病人需要鼻腔填塞48小时压迫止血.比较痛苦,患者不愿接受.现利用微波凝治疗,止血快,复发率低,无痛苦.  相似文献   
9.
10.
孙靖  崔学路 《武警医学》2009,20(4):377-377
咽囊位于鼻咽后壁中央,囊的顶端附着于枕骨底部咽结节前面的骨膜上.囊的深浅大小不一,内覆有黏膜,多见于儿童,少见于成人,如果囊口有阻塞则妨碍引流,易发生炎性反应,并形成囊肿.如有继发感染,则为囊脓肿[1].我们2001年11月~2008年9月在内镜下治疗该病2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