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兔感染性模型组织液中左氧氟沙星浓度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兔组织感染性模型组织液中左氧氟沙星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加替沙星为内标,室温下兔组织液样品15%高氯酸沉淀蛋白后,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测定。色谱柱为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三乙胺(82∶18∶0.3,V/V/V),pH4.5,流速1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298nm,发射波长458nm。结果线性范围0.025~3.0μg/ml(r=0.9999)。低、中、高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均大于76%,相对回收率在97%~104%,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2%和4%。最低检测浓度为0.025μg/ml,最低检测限为2ng/ml,S/N>3。本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体内生物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2.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细菌学疗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细菌学疗效. 方法以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为对照药,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对照平行试验设计方法,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细菌学疗效. 结果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组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组细菌分离阳性率分别为77.42%和80.99%;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7.92%和97.96%;对不同致病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3.33%~100%和80%~100%;以上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纸片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的细菌敏感率分别为93.81%、93.30%、91.24%、84.54%和87.11%;从MIC90结果看,加替沙星对多数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略强于左氧氟沙星. 结论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具有良好的细菌学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北京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基本状况,以利于提高哮喘患者系统教育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00—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47例北京地区哮喘患者,问卷调查其病情控制现状、对哮喘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质量等,共回收有效问卷31份。结果我院患者在规律吸入激素、肺功能检查方面,均优于亚太地区、中国大陆、西南地区(P〈0.05),与北京人民医院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生命质量方面优于我国部分南方地区(P〈0.05);在认识哮喘的炎症本质、呼气峰流速每日使用、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及症状控制、患者对病情的评价方面,与亚太地区、西南地区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北京人民医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我院在教育患者规律吸入激素和肺功能检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影响我院哮喘症状控制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对哮喘炎症本质认识不够、病情估计不足及呼气峰流速每日使用情况不佳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药物浓度对金葡菌耐药突变株选择的影响。方法将金葡菌ATCC 25923接种于不同浓度环丙沙星及加替沙星琼脂平皿上,根据不同药物浓度平皿上生长的菌落数,计算菌落生长比例。对不同药物浓度筛选出的耐药突变株进行编码拓扑异构酶ⅣC亚单位基因par C(grl A)和促旋酶A亚单位基因gyr A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PCR扩增和测序,并测定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对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MIC的影响。结果药物浓度对平皿中生长的菌落数有明显影响。环丙沙星在低、中浓度主要选择出主动外排泵介导的非靶位耐药突变株,高浓度选择出Grl A变异的耐药突变株,以Ser-80→Phe为主。加替沙星低浓度选择出非靶位及靶位变异菌株,而中、高浓度均选择出Grl A变异株,也以Ser-80→Phe为主。结论氟喹诺酮药物浓度对金葡菌耐药突变株菌落数以及耐药位点的选择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耐药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W)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新策略,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耐药性的产生,为预防耐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MSW理论也对传统的抗感染药物开发策略提出了重要的修正,并为如何更好地通过联合用药来抑制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指导,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1MS W理论Baquero[1]在1990年首先提出抗菌药物存在一个最容易选择出耐药突变体的危险浓度区域。1999年Dong等[2]和Zhao等[3]在结核分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研究中确定了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株体内选择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选择前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核患者为实验组,观察含利福平(RF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前及治疗2、4、5周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RFP敏感性的变化,对获得性RFP耐药患者治疗前后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以前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58例患者治疗后有5例前鼻腔携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RFP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和蛋白A分子分型结果表明这5例患者携带的菌株不同,但同一患者治疗前后分离的菌株同源。对照组39例患者中无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耐利福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突变株的选择性富集是在MSW内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venacavasyndrome,SVCS)是肺癌的严重合并症,其发生率约15-20%,往往由于迅速发展的呼吸困难、脑水肿等危及患者生命,需采取迅速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此,我们采用血管球囊成形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方法治疗肺癌并SVCS,探讨和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可行性。对象与方法(1)对象:1994-1999年肺癌并SVCS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48-75岁,小细胞癌7例,鳞癌3例。其中,6例采用放疗和化疗,4例采用化疗,效果均不佳,症状逐步加重。(2)方法:术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 2013年12月呼吸科29例非中性粒细胞缺乏IP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9例IPA患者中,确诊12例,临床诊断17例.基础疾病以慢性肺疾病最常见(11例),其次为糖尿病、无基础疾病(各7例).从发病到诊断平均16.5 d.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胸部CT以渗出影最常见.结论 对于咳嗽、咳痰并有呼吸困难,PCT正常,CT表现为渗出影,特别是伴有肺部基础疾病,经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应高度怀疑IPA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60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流感染28 d预后将CRKP血流感染患者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24例),分析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将其中46例接受抗菌治疗方案的CRKP血流感染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32例)与单药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28 d病死率为40.0%(24/60)。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OR=1.15,95%CI为1.0~1.3,P=0.048)为CRKP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6例纳入抗菌治疗方案研究中32例接受联合用药(包括二联、三联或四联抗菌治疗方案),14例接受单药治疗,28 d总体病死率为34.8%,经单因素分析,28 d病死率在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KP血流感染患者有着较高的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可作为预测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