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岩  魏锐利  李由  蔡季平  马晓晔  岳靓 《眼科》2005,14(6):376-379
目的探讨Muller肌切除术、提上睑肌-Muller肌延长术、提上睑肌肌缘切开术矫正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60例(98眼)以上睑退缩为主要表现的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组Ⅰ(32眼)采用Muller肌切除术、组Ⅱ(45眼)采用提上睑肌一Muller肌延长术、组Ⅲ(21眼)采用提上脸肌肌缘切开术矫正退缩的上睑。手术前、后及随访期测量患者的上睑退缩量。主要指标患者的上睑退缩量及自觉症状。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其中79眼(80.6%)手术效果佳,19眼(19.4%)因欠矫或过矫等因素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组Ⅰ中上睑退缩量为2—3mm的患者可达组内最佳矫正率(90.4%),组Ⅱ中上睑退缩量〉3mm的患者可达组内最佳矫正率(95%),组Ⅲ中上睑退缩量〈2mm的患者可达组内最佳矫正率(84.6%)。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矫正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上睑退缩,但根据上睑退缩程度的不同,我们可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2.
岳岩  魏锐利 《眼科新进展》2008,28(12):905-907
目的研究眼眶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为眼眶肿瘤的临床诊断开拓新思路。方法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对83份眼眶恶性肿瘤组织、83份癌旁组织、165份眼眶良性肿瘤组织和6份正常眼眶组织端粒酶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254例(337份)标本中,眼眶恶性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95.2(79/83)、3.6(3/83)、3.0(5/165);6份正常眼眶组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眼眶恶性肿瘤组织与其他眼眶组织相比,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眼眶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的检测对眼眶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临床常见病,常因缺乏特有的症状和体征而被漏诊和误诊,而导致患者的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现将我院1999-2005年收治的13例CRF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17-71岁,平均54岁,误诊时间3周-2年,平均8±3.4个月,误诊的疾病分别为:慢性胃炎5例(占38.46%);高血压病及冠心病4例(占30.77%);贫血2例(占15.38%);肺部感染1例(占7.69 %);原因不明1例(占7.69%)。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讨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结膜乳头状瘤,其中3例还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呈巢状或团块状浸润性生长,提示癌变。对23例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2~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6±1.6)年,无1例失访。在行羊膜移植的21例患者中,76.2%(16/21)在羊膜术后4周内吸收,14.3%(3/21)在第5周吸收,9.5%(2/21)在第6周吸收。术后矫正视力>1.0有7例,0.3~1.0有15例,<0.3有1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复发。21.7%(5/23)的患者出现角膜周边混浊,主要因病变组织范围较大,从角巩缘长入角膜周边浅基质层间,组织修复后可见角膜周边混浊,但不影响视力。4.3%(1/23)的患者在外眦角附近出现轻度睑球粘连,系结膜缝线过早脱落所致,对眼球视功能、运动和外观无影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有癌变倾向,显微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鼠脊髓损伤后Nogo-A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岩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3):237-238,241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后Nogo-A的表达情况。方法 C57小鼠分为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均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损伤后1 h,12 h,24 h)取材,然后行Nogo-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Nogo-A明显表达于神经元胞体及其突起形成的神经纤维。随着损伤后存活时间的延长,Nogo-A阳性细胞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均逐渐升高。结论脊髓损伤后24 h内Nogo-A在神经元的表达逐渐升高,导致神经再生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骨科急诊手术用于手足创伤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例手足创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骨科急诊手术治疗,设为A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42例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为B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颅内、创口、消化道等部位出血量与B组相比,相对更少(P0.05);A组并发症率为4.65%,与B组14.63%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骨科急诊手术用于手足创伤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减少出血量与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岳岩 《中医临床研究》2009,(21):101-10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病人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有药物使用不当、饮食和运动不当等。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教育体系,深入探讨其教学理念的优点与先进做法,为我国医学教育特别是我院的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硅凝胶人工晶状体预防后囊浑浊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硅凝胶人工晶状体预防后囊浑浊的作用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MEDLINE,获得6篇以往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合并分析。以比值比来判定预防效果,并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比值比。结果 总计6项研究的639例白内障符合入选标准。后囊浑浊的累计发生率分别为:硅凝胶人工晶状体组11.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26.5%。合并比值比为0.37[95%CI0.22,0.63]。结论 硅凝胶人工晶状体预防后囊浑浊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伴眶骨骨折的复杂性眼外伤Ⅰ期修复手术的手术原则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36例(36眼)伴眶骨骨折的复杂性眼外伤根据并发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力争Ⅰ期修复手术达到较好疗效。结果 36例根据手术原则选择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伴眶骨骨折的复杂性眼外伤Ⅰ期修复手术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外貌的改善和费用的符省也都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