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去铁酮(Dfp)对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情况下铁蛋白(Ft)、转铁蛋白(Tf)、转铁蛋白受体(TfR)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Ⅳ型胶原酶定位注射制造脑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组别、时间段Ft、Tf、TfR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Ft免疫阳性细胞数3 d、7 d、14 d显著增多,7 d最多;Tf免疫阳性细胞数各时间点均显著增高,以3 d、7 d最多;TfR免疫阳性细胞数1 d、3 d、7 d显著增多,以3 d、7 d最多;去铁酮干预组与脑出血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升高程度明显低于脑出血组;脑出血组、去铁酮干预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增高,以1 d3 d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铁酮可降低脑出血后Ft、Tf、TfR表达上调的程度,不能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后自身Ft、Tf、TfR的表达上调可能起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分别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96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掷硬币法分为依帕司他组(n=50)及α-硫辛酸组(n=46).两组均给予甲钴胺静脉注射;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PSGL)-1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86例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并选取同期体检无异常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院后3个月存活和死亡的预后情况,将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短期患者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SGL-1、IGF-1水平,分析血清PSGL-1、IGF-1水平与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性别、合并高血压、其他疾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肺部原发疾病显著高于存活组,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组血清PSGL-1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入院后1、4、8 w各时间点血清PSGL-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而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以短期内存活或死亡为因变量,血清PSGL-1、IGF-水平为自变量,绘制受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莫诺苷对HIBI(HIBI)模型大鼠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Rice法建立HIBI模型,再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莫诺苷(25、50、100 mg/kg)组及尼莫地平组.前2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后4组灌胃给予对应剂量的莫诺苷和尼莫地平,每d1次,连续28 d.对大鼠脑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检测大鼠脑积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突触小泡蛋白(SYP)、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和醌氧化还原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莫诺苷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积水量均降低(P<0.01),脑组织的病理学损伤程度也得到改善,凋亡相关蛋白Bcl-2上调,Bax、Caspase-3和Caspase-9则均下调(P<0.01),且脑组织中抗氧化酶SOD活性上升(P<0.01),LDH和MDA含量降低(P<0.01),bFGF、BD-NF、PSD95、SYP及抗氧化通路蛋白Nrf2和HO-1的表达均上调(P<0.01).结论 莫诺苷对HIBI模型大鼠可发挥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介导Nrf2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脑超声黑质强回声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以便为帕金森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帕金森病患者96例,均实施经颅脑超声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为A组(黑质强回声组)、B组(黑质回声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可能影响颅脑超声黑质强回声的相关因素。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经颅脑超声检查显示,黑质强回声阳性率为60.42%(58/96),高于黑质回声正常组的39.58%(3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特征上,两组性别、年龄、起病方式、血尿酸水平、黑质高回声面积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因素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尿酸、性别是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强回声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而发病年龄、病程是帕金森病黑质强回声形成独立危险因素,但帕金森病黑质强回声与起病形式、UPDRSⅢ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经颅脑超声检查黑质强回声阳性率较高,且黑质强回声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血清尿酸水平有关,与起病形式、UPDRSⅢ评分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