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婴幼儿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由于婴幼儿各器官和组织尚未发育完善,生理功能的储备能力差,且用药剂量等不同于成年人,对手术的耐受性有限.故应加强婴幼儿围手术期护理,以增加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危险发生.  相似文献   
2.
心功能不全(cardiacdysfunction),又称心力衰竭(heartfailure).对于此类手术病人,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加强护理,保障病人安全. (一)术前准备及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注意房间通风与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严格控制探视及陪伴人员,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病人口腔、皮肤卫生,有扁桃体炎、牙龈炎、气管炎等感染病灶需治愈.协助做好肺、肝、肾等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3.
1997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 型开放性骨折 78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5 6例 ,女 2 2例 ;年龄 12~ 6 9岁 ,平均48岁。下肢损伤 6 0例 ,上肢损伤 2 8例 ,其中 a型 5 3例、 b型 2 1例、 c型 4例。除 2例截肢、7例出现低度感染或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外 ,另 6 9例经早期合理处理均疗效良好 ,在 30周内骨愈合 ,无功能障碍。讨论 :早期采用正确方法搬运可避免患者损伤程度加重 ,要尽量用敷料或干净的布料包扎创面以减轻创面污染。全面体检 ,避免合并复合损伤而危及生命。早期彻底清创要用大量等渗盐水冲洗 ,尽量做到创面清…  相似文献   
4.
腓骨短肌腱修复足外踝失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活动或体育运动中 ,容易内翻位扭伤足踝 ,引起外踝韧带损伤 ,而早期易漏诊 ,久而久之易引起患足外踝失稳 ,而出现患足的疼痛和肿胀 ,自 1994年 3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们利用腓骨短肌腱转位治疗足外踝失稳 13例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14~5 2岁 ,平均 37.5岁 ,从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 3个月 ,最长2年 ,平均 11.6个月。1.2 手术方法 第一切口 :小腿中下段外踝上 8cm左右纵形切口长约 2cm ,找到腓骨短肌 ,它一般位于腓骨长肌的下面 ,在肌与腱交界外切断…  相似文献   
5.
患,女,33岁。2004年11月入院。左下肢受重型汽车碾压,伤后2h急诊入院。入院检查:神志清楚,贫血貌,痛苦面容。呼吸20次/min,血压90/50mmHg,脉搏100次/min。头颈、心、肺,腹部无合并创伤。骨科情况:整个左下肢受到严重挫伤,自腹股沟以下除足底和足趾背侧皮肤以外其余皮肤均已经挫灭。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挫伤严重,胫骨中段前面骨外露,胫后动脉搏动可触及,足背动脉缺损,足趾远端血运存在。伤口重度污染。创面有活动性出血。X线片显示左下肢无骨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重度开放性胫腓骨折指的是多段粉碎伴有广泛软组织损伤的胫腓骨折 ,按Gustilo分类[1] 属于 3B型。因其创伤严重 ,伤情复杂 ,复位、固定困难 ,胫骨表面软组织覆盖少 ,折块血供减少等原因 ,尽管清创及骨折固定技术不断得到改进 ,但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 ,是骨科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对其治疗一直有不同意见。我们于 1992—2 0 0 1年采用有限内固定的单侧外固定架固定辅以支具外固定治疗 19例 3B型胫腓骨折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9例重度胫腓骨折患者为观察组 ,均为 3B型骨折 ,男 17例…  相似文献   
7.
麻醉前病人的准备 为了保证麻醉中的安全,预防麻醉后的并发症,必须认真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 [健康评估] (一)病史 疾病史,麻醉史,手术史,用药史,特别是近期是否使用强心剂、抗高血压药、降血糖药、催眠药、镇痛药、激素类药等及其剂量,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有吸烟和饮酒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近 2 0年以来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 ,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 ,其 5年生存率不仅与截肢手术相比无差异 ,而且保存了肢体的完整性和功能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 ]。我院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 ,采用异体半关节移植等方法治疗 8例下肢恶性骨肿瘤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8~ 6 7岁 ,平均 38.5岁 ;左侧 5例 ,右侧 3例 ,从肢体出现症状至入院手术 ,时间 10 d~ 2年。1.2 肿瘤发生部位及病理分型  3例为股骨髁上恶性骨巨细胞瘤 ,其中 2例并…  相似文献   
9.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马蹄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马蹄足的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5年8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17例创伤所致马蹄足患者。将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架按照Ilizarov的穿针固定原则安装在患侧小腿和足部。术后3d开始转动螺纹杆上的螺母,第1周旋转螺母2~4圈/d,4次/d;1周后旋转螺母1~2圈/d,4次/d,分别逐渐缩短和延长前、后螺纹杆,矫正马蹄足畸形。用伊氏架将踝关节固定在中立位2~3个月。去除外固定架后让患者逐渐增加负重量直至完全负重。不负重时穿戴支具保持踝关节处于中立位至少3个月。结果1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7~14个月)。术后4~6周踝关节恢复到中立位。平均带外固定架14.5周(10~16周)。无血管、神经损伤。3例各1处针道轻度感染,对症处理后感染消失。1例诉矫正过程中疼痛,术后10周去除外固定架,去除外固定架后6周时僵直在跖屈20°。1例去除外固定架4个月后僵直在跖屈10°。1例小腿前后肌群损伤严重合并胫骨骨缺损重建术后踝关节矫正到中立位后1.5个月行踝关节融合术,融合术后3个月去除外固定架。其余14例达到0°全足负重,行走时无明显足下垂。2例负重时疼痛。踝关节背伸肌群功能存在的患者,踝关节可主动背伸10°。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是治疗创伤性马蹄足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0.
腓骨短肌腱修复足外踝失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