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结合顺铂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10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配合顺铂行胸腔内化疗。结果治疗后近期疗效:CR 38例(38%),PR45例(45%),NC17例(17%),总有效率(CR+PR)83%。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顺铂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胸腔镜切除肺周边小结节术前Hook-wire标记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我院于2000-2010年胸腔镜下或辅助小切口进行肺周边小结节切除共30例,其中在螺旋CT指引定位下穿刺留置Hook-wire16例,其定位的肺小结节直径〈10mm,或距壁层胸膜〉10mm。结果:16例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并发症12.5%,转化为开胸者6.25%,中位住院时间5天。术后组织学结果:原发性肺腺癌9例,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转移瘤3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术前肺周边小结节Hook-wire定位对于VATS术中定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8~75岁,平均62岁;左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5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8例;右肺上中叶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左肺上叶支气管及左肺动脉双袖状切除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及右肺动脉侧壁切除成形2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4例,腺癌3例,小细胞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脓胸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成形术已成为治疗中心型肺癌的首选术式,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及注重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8~75岁,平均62岁;左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5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8例;右肺上中叶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左肺上叶支气管及左肺动脉双袖状切除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及右肺动脉侧壁切除成形2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4例,腺癌3例,小细胞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脓胸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成形术已成为治疗中心型肺癌的首选术式,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及注重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方法还有影响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以计算COX比例的风险模型以及累积生存率的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因素分析。与此同时还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的这30例患者当中,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刺激性干咳、咯血,还有极少数的患者表现为胸背痛、发热还有声嘶。本组的30例患者,都进行了5年的平均随访时间,患者在1年的生存率是66.7%(20例),在3年的生存率是36.7%(11例),5年的生存率是23.3%(7例)。对多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了,肿瘤进行的手术方式以及分期,对于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关系(P〈o.01)。结论肺癌的部位和肺结核的部位,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充分的对两者并存时候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特征,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肿瘤手术进行方式以及分期对于患者的手术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干阻断行肺叶切除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我院对15例有肺动脉受侵的肺癌患者采取阻断肺动脉干行肺叶切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肺动脉受侵的肺癌患者,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56.5岁,均为Ⅲa~Ⅲb期肺癌,其中中心型11例,周围型4例;鳞癌8例,腺癌6例,腺鳞癌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胸腔镜切除肺周边小结节术前Hook-wire标记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我院于2000-2010年胸腔镜下或辅助小切口进行肺周边小结节切除共30例,其中在螺旋CT指引定位下穿刺留置Hook-wire16例,其定位的肺小结节直径<10mm,或距壁层胸膜>10mm。结果:16例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并发症12.5%,转化为开胸者6.25%,中位住院时间5天。术后组织学结果:原发性肺腺癌9例,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转移瘤3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术前肺周边小结节Hook-wire定位对于VATS术中定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我院10例肺癌术后并肺栓塞的诊疗体会,以探讨肺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10例肺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经积极的抗凝治疗,本组10例病例中有8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痊愈;2例死亡,1例猝死,经解剖确诊为肺栓塞,1例因大面积栓塞而至严重呼衰死亡,病死率为20%.无一例出现术后伤口出血、咯血.结论对并发急性肺栓塞应尽早发现、及时诊断、维持心肺功能、加强全身治疗、针对性合理应有抗凝治疗能够有效的防止和降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8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肺隔离症患者中叶内型29例,叶外型6例,全部29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均有症状,主要症状为反复咳嗽,咳脓痰,低热及咯血,而6例叶外型者无任何症状.术前确诊23例,主要诊断手段为胸部增强CT扫描,CT血管造影(CTA)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本组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结论 肺隔离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本病的确诊有决定性意义,但为有创检查.CT增强扫描,CTA等非侵袭性血管成像技术已成为选择性动脉造影的重要手段.手术是肺隔离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结合顺铂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10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配合顺铂行胸腔内化疗。结果治疗后近期疗效:CR38例(38%),PR45例(45%),NC17例(17%).总有效率(CR+PR)83%。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并顺伯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