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泌尿生殖道瘘指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分娩、手术损伤、先天发育异常、盆腔炎症疾病及肿瘤是出现泌尿生殖道瘘的重要因素。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膀胱子宫瘘均是泌尿生殖道瘘的常见类型,该文将概括介绍其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及诊断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尹一童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6):493-495,498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多发疾病。后盆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出口梗阻性便秘或便失禁。人们对后盆腔领域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试图从"机械学"和"神经学"进行该病的病因学研究。随着生理学功能测试方法的完善与影像学的发展,人们尝试通过功能测试和影像检查对该病进行客观诊断。药物治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手术治疗逐渐成为解决盆底功能相关性肠动力障碍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该病的潜在病因、诊断方式、治疗方法上对盆底功能相关性肠动力障碍问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治疗阴道松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阴道松弛症患者35例,采用CO_2点阵激光治疗,共3次,每次间隔1个月。观察患者客观指标及主观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盆底Ⅰ类肌肉纤维收缩持续时间从(3.74±0.79)s提高至(4.24±0.92)s(P=0.042),Ⅱ类肌肉纤维强度从(5.19±0.98)kPa提高至(5.70±1.14)kPa(P=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类肌肉纤维强度及Ⅱ类肌肉纤维单位时间收缩数量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患者的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总分由(36.8±5.8)分提高至(39.6±6.9)分(P=0.005),其中阴道润滑度由(7.1±2.2)分提高至(8.4±2.8)分(P=0.003)、阴道松弛情况由(4.5±1.8)分提高至(5.6±1.9)分(P=0.002),性生活满意度由(5.5±2.1)分提高至(6.7±3.0)分(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性欲评分、性唤起评分及性高潮评分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CO_2点阵激光可作为治疗阴道松弛症的一种新方法,可明显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力量,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获得较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阴式注水腔镜技术应用于Prolift手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的患有盆底器官脱垂,行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患者24例.其中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全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12例(设为A组).使用注水腔镜技术进行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12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龄、体重指数、孕产次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水腔镜组后穹窿脱垂严重程度重于常规手术组(P:0.014),后壁平均脱垂程度略重于常规手术组(P=0.031),其他部位脱垂程度差异无显著性.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减少量、卧床时间均少于常规手术组(P均小于0.05),其他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POP~Q分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常规Prolift方法比较,阴式注水腔镜技术应用于Prolift手术确实可行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盆腔器官脱垂有了更新的认识,其诊治理念也已悄然发生变化。子宫做为前、中、后盆腔的枢纽,不仅可为盆腔脏器提供支撑锚定点,同时也是维持盆底组织角功能的关键。是否保留生殖器官的关键在于生殖器官是否健康,在生殖器官健康的前提下,保留生殖器官的盆底重建手术可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阴道内支架置入技术在治疗阴道后壁膨出伴直肠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阴道后壁膨出伴直肠出口梗阻性排便困难的41例患者采用阴道内支架置入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变化、评估出口梗阻便秘的Longo'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直肠压力测定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4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8.51±8.63)岁,孕次(3.70±0.98)次,产次(2.43±1.07)次。阴道后壁的POP-Q评分:Ba为(0.43±1.33)分,Bp为(1.14±1.57)分。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比较,自觉排便不尽感人数由22例降至11例,手指辅助排便人数由16例降至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时间过长、排便费力出血及排便姿势怪异症状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Longo's评分总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5±3.23)分vs(10.85±3.45)分,P0.05];各分项评分中应力强度评分、应力时间评分、排便不尽感评分、灌肠辅助排便评分、手指辅助排便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它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直肠静息压力由治疗前的(3.57±0.97)mm Hg升至(3.82±0.92)mm Hg,直肠力排压力由治疗前的(27.48±8.02)mm Hg升至(29.87±7.3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肛门静息压力及肛门力排压力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阴道内支架置入技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伴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盆底重建手术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及有效方法,随着该种术式的广泛应用,其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全盆底重建手术的近、远期并发症包括出血、损伤、网片暴露与侵蚀,盆腔器官脱垂复发,盆底疼痛,新发尿失禁,性交疼痛与不适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保留子宫在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患有Ⅲ~Ⅳ度盆底脏器脱垂并于2008年1月~2010年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62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组1,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手术(应用植入网片)共230人;组2,阴式切除子宫同时行全盆底重建手术(采用植入网片)共132人.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前POP-Q分期,围手术期情况,术后18个月POP-Q分期及术后随访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及POP-Q分期无明显差异,组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组2(P=0.000,0.000,0.001),术后18个月随访结果,组1中C点水平明显高于组2(P=0.020).其它各点无明显差异.组1中出现补片暴露概率明显少于组2(P=0.001).结论 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手术可使患者损伤更小、恢复更快、术后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在生殖器官健康的前提下,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手术可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盆底脏器脱垂中阴道后壁膨出患者进行直肠肛管压力测定及盆底肌肉张力测定,探 讨其内在相关性,旨在为诊断该疾病提供客观检查指标,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患者所具有解剖学及功 能学缺陷不同,分为如下4 组。组1A :阴道后壁膨出,排便困难。组1B :阴道后壁膨出,无排便困难。组2 : 阴道前壁膨出不伴有阴道后壁膨出。组3 :无盆底功能障碍的阴性对照组。对以上各组患者行盆底肌肉张力 测定和直肠压力测定,观察各项指标的内在联系及临床意义。结果 研究期间,符合录入标准的对象为123 例, 最终纳入该项研究为107 例。组1、组2 与组3 比较,其肛管静息压、肛管缩榨压及盆底最大张力减小。组1 中直肠力排压较组2 减小,肛管力排压较组2 增加。组1A 与组1B 比较,直肠力排压减小,肛管力排压增加, 直肠力排压/ 盆底肌肉张力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项参数两组间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直肠压力测定联合盆底肌肉张力测定可作为诊断盆腔脏器脱垂相关性排便出口梗阻疾病的辅助诊查手段。盆 底脏器脱垂导致的排便困难通常具有直肠力排压减小,肛管力排压增大,直肠力排压/ 盆底肌肉张力减小的临 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