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围手术期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198例ACS合并D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9例。观察组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不良反应。【结果】住院期间及随访三个月中,两组患者均无出血性脑卒中、严重胃肠道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出血并发症,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皮下出血及血肿,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再梗死或支架内急性血栓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围手术期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治疗ACS合并DM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张磊  范吉利  尚文涛 《安徽医学》2018,39(7):844-846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创建胸痛中心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太和县人民医院创建胸痛中心后收治的107例STEMI患者为研究组,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创建胸痛中心前收治的102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胸痛中心创立前入院进行常规救治,研究组患者按照胸痛中心模式救治.观察两组STEMI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疾病种类构成及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入院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较短(P<0.05),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率较高,平均住院天数较短,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病死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胸痛中心的创建进一步提高了STEMI再灌注治疗的水平,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CAG检查共检出251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其中轻度狭窄53处,中度狭窄137处,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61处。在CTA检查中,3处轻度狭窄病变未被检出,1处轻度狭窄病变被判断为中度狭窄病变,3处重度狭窄病变被判断为中度狭窄病变。CT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3.9%,阳性预测值为94.9%,阴性预测值为94.7%,准确度为94.8%(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03。在8例因中度狭窄且合并缺血症状的患者中,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中度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准确、简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未明确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指征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筛查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整理经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过临床确诊,并符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8例,其中采取经桡动脉途径的患者16例(桡动脉组),采取经股动脉途径的患者12例(股动脉组).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62...  相似文献   
6.
p53基因是癌症研究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它与人类50%的肿瘤相关,目前发现的有肝癌、乳腺癌、膀胱癌、胃癌、胰腺癌等。野生型p53基因与突变型p53基因有着不同的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p53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急性DNA损伤的应答。  相似文献   
7.
张磊  范吉利  尚文涛 《安徽医药》2018,39(7):844-846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创建胸痛中心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太和县人民医院创建胸痛中心后收治的107例STEMI患者为研究组,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创建胸痛中心前收治的102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胸痛中心创立前入院进行常规救治,研究组患者按照胸痛中心模式救治。观察两组STEMI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疾病种类构成及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入院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较短(P<0.05),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率较高,平均住院天数较短,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病死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中心的创建进一步提高了STEMI再灌注治疗的水平,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